我期待的晴天沒有出現(天氣預報真是不準),一早的塔林有點飄雨。氣溫並不是太低,大部分的雪都融化了。
再次經過維魯城門(Viru gate)
其實塔林的舊城昨天就已經逛得差不多了,我也不是對所有博物館都很有興趣,於是今天就悠閒地從不同角度拍拍照。只是我期待的陽光沒有出現還是有點小不開心....
這間紀念品店就是我昨晚買明信片的地方(買一張才0.5€,老闆還多送我一張),就在維魯街(Viru)上。這是Red emperor hostel的員工推薦給我的店,也許因為它是半室外的店,不用開暖氣,營業成本較低,所以東西比較便宜一點吧。不過冬天進去逛的時候沒辦法順便吹暖氣就是了....
在某間紀念品店櫥窗看到的,三姊妹旅館(Three sisters hotel)的小模型。老漢薩(Old Hansa)!既是古蹟也是餐廳,和餐廳連通的隔壁也賣一些愛沙尼亞的手工製品。
老漢薩位在Viru街和Vene街交會處,餐廳的食物真的很貴,也許以後我有錢的時候可以再來吃。
老漢薩的前面總是會有一個小攤販,穿著古裝的女人手持一個勺子,裡面裝著杏仁讓人試吃。吃了不買也不會怎麼樣,不妨嚐嚐看。
說明這棟老漢薩建築物的演變,現在餐廳內著裝設仍基於15世紀時的樣式
市政廳(Town hall/愛沙尼亞文Raekoda)就在老漢薩的旁邊
右邊的入口是餐廳,左邊的入口則是手工產品店。兩者內部有相通
沒有太陽,對於拍照技術不怎麼好的我來說真是個考驗阿....
愛沙尼亞最古老的藥局:市政廳藥局(Town Hall Pharmacy/愛沙尼亞文Paeapteek),位在市政廳廣場(Raekoja plats)的東北角。
市政廳廣場(Town Hall Square/愛沙尼亞文Raekoja plats)
喜歡挑淡季旅行的原因真的就在此:沒什麼人。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廣場就是要有很多人才顯得出他的霸氣(像是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的夜晚)
市政廳藥局古老的程度在世界上也少見,西元1422年(有人認為是1415年)開設至今仍在營運。
除了作為藥局以外,這裡現在也是個小型的博物館(免費)。昨天(星期一)沒有營業,所以就今天來。
從藥局的窗戶可以看到市政廳
展示一些古老的製藥器具
一群可愛的小蘿蔔頭,似乎是來參觀的?
這是製造蒸餾水的裝置
天秤
砝碼
古老的藥罐
有阿斯匹靈(Aspirin)耶~
小朋友的好奇心永遠是最可愛的
市政廳的塔樓,只有從6月1號到8月31號有開放。塔林很多可以登高展望的地方都只有夏天有開放而已....這也是淡季的壞處吧....
其實我還是覺得市政廳廣場的夜晚比較美
聖尼古拉教堂(St. Nicholas' Church)
聖尼古拉教堂建造於13世紀,位在座堂山(Toompea)山腳下。該教堂於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蘇聯炸毀,1980年代又遭遇大火,修復後現在作為美術館。
緊鄰教堂的旁邊是一個室外溜冰場,規模不是很大。
這裡的小朋友從很小就開始學冰刀溜冰了,不愧是雪國的孩子。
沒有藍天的背景實在有點可惜....
塔林舊城就真的不是很大,從聖尼古拉教堂也能看到市政廳的塔樓。
愛沙尼亞人也使用十二生肖,今年剛好是馬年,郵局賣的郵票也有馬的圖案(愛沙尼亞於2011年兔年開始發行十二生肖郵票)。
冰雕上貼滿著歐元硬幣
聖尼古拉教堂博物館的入口
星期二也沒開,也沒辦法囉~
聖尼古拉教堂位在座堂山(Toompea)山腳下,西邊就是短腿街(Lühike jalg),可以上山。
不同於長腿街(Pikk jalg),短腿街(Lühike jalg)只有行人能上山。
有階梯當然只有行人能走啊~
座堂山其實也沒有多高(比舊城高20多公尺而已),爬上去以後就可以看到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St.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愛沙尼亞文Aleksander Nevski katedraal)。
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是塔林最大的東正教堂,有典型的洋蔥圓頂,完成於1900年。
往北走來到了塔林聖母主教座堂(Dome church/Tallinna Neitsi Maarja Piiskoplik Toomkirik),於西元1233年由丹麥人建立,現在的外觀主要是15世紀所留下,鐘塔於1779年加上。
雖然他的名字裡面有圓頂(doom),但事實上這座教堂是沒有圓頂的。此Dome乃是愛沙尼亞文toom,借用自德文的Dom,意為大教堂(cathedral)。原本是做天主教的主教座堂,1561年改屬路德教派。
塔林聖母主教座堂的塔樓是難得在冬季有開放的塔樓!當然非上去不可阿.....
門票要5€,沒有學生票,不過可以連教堂內部一起參觀(只參觀教堂而不上塔的話只要3€)
其實售票處在教堂內部,就算不買票也能看教堂內部。只不過買了票才能夠照相
聖馬利亞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也是他的其中一個名字
今天難得帶了腳架出來,時間也多,可以好好地多拍一點。
通往鐘塔的門
好像歐洲的鐘塔都特別狹窄...
有腳架就來玩吧~
鐘塔頂端的展望台並不是360度的,只有面向東、北和南邊的地方有開窗。(右邊的是南邊、左邊的是北邊)
面向南邊最重要的就是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了,從鐘樓這裡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樣的視角,可謂最美麗的一面。
理論上向東應該要有最好的view(因為面向老城區、市政廳的方向),可惜的是,教堂本身的建築擋住了視野...
面向東面有兩扇窗,靠南的這扇可以看到聖尼古拉教堂(St. Nicholas' Church)
靠北的這扇則可以看到遠處的聖奧拉夫教堂(St. Olaf's Church)。今天霧氣很重,但勉強還看得到。(塔林市政廳的塔樓則在靠東的兩扇窗之間,比較不容易看見)
面向北邊的這扇窗也可以看到聖奧拉夫教堂(St. Olaf's Church)
整體來說,還是面向南邊的這扇窗最美。可以看到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和聖尼古拉教堂。
1892年,東南面
2010年,東南面
1892年,南面
2010年,南面。最顯著的差別就是多了這座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Aleksander Nevski katedraal)
1892年
2010年
1892年,北面。最顯著的地標就是聖奧拉夫教堂(Oleviste kirik)
2010年,北面
1892年,東北面。照片左下角的市政廳廣場已經存在
2010年,東北面。最大的差異是較遠方新城區的大樓紛紛建起
回到塔林聖母主教座的一樓,買了門票就可以大喇喇地拍照
以小章魚的輕便來說,這樣算是很有function了!
再次來到口圖觀景台(Kohtuotsa Vaateplats),這已經是我第三次造訪這裡了。第一次是晚上來,黃昏的時候來第二次,今天則是午後來到這裡。
口圖觀景台擁有超過180度的視角,是欣賞舊城的最佳地點。
往另外一個帕特庫利觀景台的途中,經過了一間小酒吧
不過我對酒總是沒有興趣,看到一個旅行團帶來這裡品酒~"~
距口圖觀景台僅百米之遙的帕特庫利觀景台(Patkuli Vaateplatvorm)依舊整修中....
前天晚上我走在圍牆的上方,繞了座堂山大半圈。今天我試著先往下走到城牆下方,再沿著城牆走。
13世紀時,雷維爾(Revala,塔林的舊稱)的主教們在芬蘭灣南岸一座山上(即座堂山,也稱座教堂山)建立了愛沙尼亞第一座石造教堂(即聖母主教座堂)。此後,統治者也在山上築起了一座城堡。由於地理條件的優勢,塔林成為漢薩同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城市。1997年,塔林舊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其意義是:一個值得被注意的中世紀至近代的城市建築群
城牆上有塊俄羅斯聯邦的首任總統鮑利斯‧葉爾辛(Boris Yeltsin/俄語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的紀念碑,紀念他在1990-1991年間愛沙尼亞和平獨立時扮演重要角色。
前天我走在座堂山的城牆上,今天我沿著城牆走
我試圖爬上這個大斜坡,但實在有點滑,後來是照片中的兩位愛沙尼亞人合力把我拉上去的。
其實我也真的沒有甚麼目的地,就只是在塔林隨便晃晃
然後再「滑雪」溜下這個我好不容易爬上來的雪坡.....
座堂山的西南角是座堂山城堡(Toompea Castle)的塔樓,稱作Pikk Hermann。(Pikk是愛沙尼亞文中「高」的意思)。
後方緊鄰著Pikk Hermann的建築,就是愛沙尼亞國會(Estonian Parliament building)。
看到有個年輕女生,在地上寫著應該是她情人的名字David,然後躺在旁邊照相。剛好David就是我的英文名字ㄎㄎ....
於是我用很爛的技術寫上我愛台灣的字樣。其實在雪地上寫字困難度還頗高的....
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Aleksander Nevski katedraal)。其實做唐山真的一點也不大
從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往東邊走,來到座堂山東南面的城牆,這裡有個射箭場
有關射箭的歷史和故事,有興趣就看看吧
東南面保存了數座堡壘和城牆
想要參觀堡壘的內部可以來到這座名字很特別的偷窺廚房博物館(Kiek in de Kök/Peep into the Kitchen)。建築物得名於堡壘內可以窺探到鄰近建築的廚房。
全票4.5€,學生票2.6€有點小貴,而且11月到2月期間,博物館僅開放到5點半。因為只有一個半小時可以參觀,所以最後我決定放棄囉~
沿著偷窺廚房博物館旁邊的斜坡一路往下走,盡頭就是自由廣場(Freedom Square/愛沙尼亞文Vabaduse väljak)。
十字形勝利紀念柱(Victory Column/愛沙尼亞文Vabadussõja võidusammas)是廣場上最醒目的物體,紀念1918-1920年間愛沙尼亞的獨立戰爭,從蘇聯手中獨立。高高23.5米,由143塊玻璃板組成。
這個廣場的建築物相對於市政廳廣場,顯得寂寞許多。東面的黃色建築物是聖約翰教堂(St. John's Church)
大致上,塔林中我想去的地方幾乎都走過了,但不甘願那麼早回旅館,於是我繼續在舊城裡亂晃。聖尼古拉教堂旁邊有座溜冰場
在歐洲的冬天要維持一座溜冰場應該不需要太多能源,所以溜冰的價格自然不會太高(大概跟台北小巨蛋差不多,不過小巨蛋可是要花很多能源來維持溜冰場呢~)
我沒有進去溜冰,而是坐在旁邊靜靜地記錄著塔林的美
從聖尼古拉教堂往市政廳廣場的方向,可以看到塔林的遊客服務中心,裡面提供免費無線上網。
我沒有買塔林卡(Tallinn Card),不過提供一下塔林卡的內容
塔林是波羅的海三小國首都中觀光資源最豐富的一座,連中文版的地圖資訊都有哦!
遊客中心的對面是一間書店
天色逐漸變黑,走在塔林的巷弄間亂拍
維魯街(Viru)上有許多紀念品店
這種手工的筆記本超特別的,雖然有各種不同的size,但最小的都要10€.......
實在是太貴了......欣賞欣賞就好嚕!
溫度計
手工明信片,一張3.5€........................
標榜著這些明信片的紙是用傳統方法製造出來的
來到老漢撒(Old Hansa)
其實我也知道老漢撒餐廳的價位不是我能夠負荷的,不過門口攬客的人實在很熱情,一定要我進去看看。我先來到餐廳隔壁的手工品店,這裡賣的都是遵照中世紀手法,純手工製造的日常用品,價格其實沒有非常貴。
左邊的入口是手工品店,右邊則是餐廳
服務生讓我參觀餐廳的內部,也讓我拍照
取名為老漢撒,其實就是以中世紀的漢撒同盟(Hanseatic League)為主題。
應該是最後一次來到市政廳廣場了,其實這三天我已經不知道經過這裡幾次了。明天要離開塔林了,最捨不得的還是這個廣場。
再瞄一眼聖凱薩琳通道(St. Catherine's Passage/愛沙尼亞文Katariina Käik)
塔林最美麗的巷道莫過於聖凱薩琳通道。這裡是聖凱薩琳基爾特(St. Catherine Guild)的所在。過去聚集了許多傳統手工品的工匠,在這裡製造玻璃器品、帽子、珠寶、手繪絲織品等。他們的工作坊就在這條巷子的南面,都是15-17世紀的建築,現在仍然在營業中。不過晚上當然都關門了~
※基爾特(Guild)指的是中世紀的行會或同業公會。
回到旅館,準備今日晚餐:蔬菜濃湯湯餃〜
由於昨天在Rimi買的一公斤餃子實在太難吃,要我用水煮然後沾醬油吃掉他們實在太痛苦。於是,我熬了一鍋蔬菜濃湯,把餃子的怪味全部去除,終於變好吃了!真是太佩服我自己了~^_^
以下是今天的足跡路線圖以及旅行當天的即時日記:
Day26塔林又夠小 處處鬼打牆
似乎好天氣已經一口氣在赫爾辛基的第三天用掉了...氣象報告也沒在準的,昨天說好的大晴天呢?結果還是又給我陰了一整天...
又在塔林散步了一天,幾乎走遍了舊城的大街小巷。難得有更多時間可以取景,也因為這樣不斷地換角度、不斷地亂繞,發現總會一個不小心,又回到熟悉的地方。原本以為自己走了很遠,到頭來又接到去過的地方。這就是塔林,有夠小的塔林。
在棋盤式的街道上,你永遠可以知道自己轉了幾度,但在古城這種彎來彎去的街道,錯估自己轉的角度是家常便飯。很喜歡那種轉到最後又轉回原點的感覺,雖然有時候地圖拿在手上轉來轉去轉得頭好暈~
今天除了爬上聖母教堂的鐘樓看風景以外,沒去甚麼特別的地方。算是相當鬆散的一天。明天一早離開塔林,不能再發生沒搭到車的悲劇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