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推薦文章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環球旅行的行前準備與計畫


關於環球旅行

在大學畢業之後,打算用一年的時間來旅行,這個想法大概在這兩年逐漸形成。



說起來這個想法也不怎麼新鮮,就是一個gap year,或者說是sabbatical year的概念。我第一次接觸到做這類事情的是一個英國人Ajit。我們在緬甸相識,那時候是2013年。他說他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他結婚前做一次長途長時間旅行,地點就在東南亞。對一個遠在大西洋國度的人來說,來到東南亞,就好像我們去到歐美一樣,和自己周遭的文化、飲食、信仰等,都是一個「反白」的概念。他和公司的同事喬了很久,少休了很多假,交待了所有工作內容後,帶著1萬英鎊,以「留職停薪」的方式旅行半年。他吃素,因為不想傷害動物,所以每到一個國家,他都想辦法先找一個會說英文的人,請他用當地語言寫下素食的菜單,然後每一餐都拿出那張紙條給店家看。而他用的字是sabbatical leave。

從那個時候看來,這個想法不過就是「遙遠的地方有人這樣做」而已。後來又看到殷士閔學長和一些朋友也都有類似的經歷,我才意識到「其實離我沒有很遠」。

"兩個月還不夠??"------
我人生單次最長的旅行記錄是58天,差不多就是兩個月。說短不短,說長其實也不長。多旅行幾次你就會發現:想要省錢、走得更深入、更有彈性,其實時間是最重要的。對於海島國家如台灣來說,要出國,就算再近要去香港、沖繩,都還是得搭飛機。搭飛機就要跟時間和票價來一場戰鬥。時間越多,你就有更多彈性可以等更便宜的價格,隨時增加或是改變原本的行程。
(旅)人是貪心的,這句話套在我和很多人身上都是適用的(當然如果你不是,請不要對號入座XD)。世界很大,只要打看地圖、雜誌、部落格或是書籍,你隨時都會有更多想去的地方。給我一個禮拜的假期讓我去東京,我會盡可能的把台場、六本木、秋葉原、新宿、築地市場、SKY TREE.....全部都排進去。然後再把地圖縮小一點,橫檳、日光、箱根或是富士山也想要順便去一下(心裡OS:畢竟下次來日本,我可能就要去個北海道、京版神或是九州之類的,下次再來東京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雖然明明知道不可能,但還是會千方百計讓自己得到最大的滿足。
兩個月還不夠?當初的路線是從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入境,然後在伊朗的德黑蘭出境,接著去阿布達比轉機,順道遊杜拜還有阿曼王國,最後再到馬來西亞轉機停留幾天後回台灣。58天的彈性固然是大多了,可以隨時改變三四天的計畫,也可以路上招募夥伴或是亂入別人的小團體同遊,那種經驗是很棒的。兩個月還不夠?土耳其知名的景點幾乎都在土西(土耳其的西邊),所以計畫停留的時間比較久。但我到了土東以後才發現,原來土東才是更是我的菜。不過因為此行的重點在「伊朗」,我不可能為了其他地方去犧牲掉在伊朗計畫停留的時間,所以廣大的土東地區我只能說是沾了一點邊而已。再話說我到了阿曼王國的時候,深深地被這裡的風景給吸引住了(這裡才是我心目中想像的那個「阿拉伯」的樣子啊......),但轉機的時間有限,沒辦法停留更久。兩個月真的不夠

照你這樣說,一年也不夠阿!你要這樣講也沒有錯,但根據我的經驗,時間拉的越長,旅行的可塑性就越大。至少我不用每天計算著「還有OO天我就必須到XX去搭飛機」。最後,我必須強調一件事情:旅行對於我而言是學習、體驗和感受這個世界,同時賦予我人生更多的能量。我並不是也不會是一個職業的部落客(看我的部落格裡面沒有放廣告,也不會特別寫大眾常搜尋的旅行地點就知道),我熱愛我的職業,投入其中的時候,我可以完全不去想旅行這件事情。因此,我確信我不會旅行回來之後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因為我是有了人生的方向以後才去旅行的。換句話說,我是熱愛旅行,但我不是為旅行而生。能夠熱愛人生當中所選擇的每一件事情是幸福的,無論是學習、工作、旅行還是興趣。因此,每次旅行回來,無論是長旅行還是短旅行,我從來都沒有經歷過失落感和逃避現實,反倒是更期待接下來的人生。

計畫

我的一年旅行計畫大約分成兩部分:前半段(8月~2月)和後半段(3月到7月)。後半段的行程還沒有明確的規畫,而前半段的行程大致上是中南美洲(更嚴格來說是拉丁美洲)。


去年已經去了墨西哥22天,所以這次旅程不會著墨太多在墨國。
目前打算採和去年類似的方式:從台灣飛到加州(洛杉磯或是聖地牙哥),然後因為朋友在聖地牙哥念書,要先停留在聖地牙哥13天左右,預計八月中旬從聖地牙哥出發,跨越邊境到墨西哥提華納(Tijuana),然後搭飛機到古巴,預計待半個月。接著搭飛機到墨西哥坎昆,然後希望接下來盡量都走陸路:
1.中美洲(預計1~1.5個月):墨西哥坎昆→貝里斯→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
2.跨過了巴拿馬運河以後,並沒有辦法直接陸路前往南美洲的哥倫比亞(雖然在地圖上看起來兩國是相連的)。中美地峽在達連隘口(Región del Darién,下圖綠色區域)是泛美公路(Pan-American Highway/西語Carretera Panamericana)唯一中斷的地方,由大片未開發沼澤和森林組成,是中美洲最大的保護區,迄今仍未修建公路。因此要從這個地方前往南美洲,只有兩個方法:搭飛機或是搭船(至於最後選擇了哪一個就到時候再說吧!個人傾向是搭船)

3.南美洲(剩下的時間,可能從10月中開始):哥倫比亞→厄瓜多(可能去加拉巴哥群島)→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可能去復活節島,有機會希望去南極)→阿根廷→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圭亞那(如果拿得到簽證的話)
4.如果時間還夠的話,可能考慮(經千里達及托巴哥)飛牙買加,然後回到美國。或者是說可以找個遊輪的方式(還在研究中),搭加勒比海郵輪一路回美國。或者說是,如果我可以不用回台灣面試下一階段工作的話,或許買張機票橫越大西洋到非洲或是歐洲也可以。

目前個人的規劃只有如此粗淺而已...

行前準備

大多數的時間我都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畢竟對於旅行,我本來就不習慣規劃研究的很詳細。所以,我在去年的年底第一次打開Skyscanner,稍微查了一下今年八月的機票後,到今年的六月(沒錯,就是一個多月前的那個六月)都沒再執行這個計畫。

六月的進度很鬆散,每天花一點時間用skyscanner盯著飛美國的機票看,等待哪一天會有便宜一點的價格出現。大概是因為覺得時間越多,越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計畫吧!?(不然2013年的57天旅行,同樣是八月初出發,四五月的時候機票就已經開票完成,六月的時候路線都已經大致上規劃好了)。到了六月中後旬,我開始有感受到一些壓力了(因為七月底要考醫師國家考試,整個七月必須投入在念書),我驚覺到再不趕快底定美國機票這件事情,後面的進度就會一直拖延。於是我開啟了全速,嘗試各種組合和日期,最後我買了一張台灣到美國聖地牙哥(San Diego)的單程機票,四川航空和西捷航空(WestJet)的組合票,價格是新台幣19110元。加上轉機的時間總共要38小時才能飛到聖地牙哥。再者,出發的日期是8月1日。沒錯!就是我7月29日考完國考後的第三天。換句話說,我不能把所有的準備事項都弄到最後三天才來弄。

雖然是一年的旅行,不可能從頭到尾全部規劃好,但總是得把前面的旅程先搞定一部分。8月2日到13日的美國西岸是固定的,因為要跟朋友一起去聖地牙哥找朋友。接著我要前往古巴待半個月左右然後前往中美洲。所以出發之前我至少得先搞定進出古巴的機票。這次旅行我的原則是「盡量少搭飛機」,我喜歡看連續的風景,慢慢走。不過像古巴這種海島國家只能搭飛機前往了。古巴位在加勒比海上,首都哈瓦那(La Habana)離美國本土最南端的佛羅里達僅有200多公里。美古兩國敵對了大半個世紀,雖然最近恢復了幫交,打算要直航,但正規的直飛航班迄今還沒有正式開放。因此,大部分從美國出發要前往古巴的方式,最簡單的方式是要從墨西哥或是其他中美洲國家轉機。而我剛的旅程剛好就從美墨邊境的聖地牙哥開始,輕鬆跨過邊界,就可以到墨西哥那邊的邊境城市提華納(Tijuana)搭飛機了。

從墨西哥搭飛機會比從美國搭飛機便宜許多,因此有些要前往墨西哥或是古巴的人,會先買張機票到洛杉磯(Los Angeles),然後再搭車到提華納,轉搭飛機到墨國的其他城市或是古巴。這個方法我已經在去年前往墨西哥的時候用過了,真的會便宜不少。

從墨西哥前往古巴主要營運的航空公司有Interjet墨西哥航空(Aeromexico)以及古巴航空(Cubana)。其中Interjet和墨西哥航空的航點有包含提華納,古巴航空則沒有。Interjet是一間墨西哥的廉價航空公司,經過我幾個禮拜以來的比價,從提華納飛哈瓦那的最低票價是落在美金279左右。不過就在7月12日那天,一個念國考的夜晚,當我吃完晚餐,想說看看機票的價格有沒有變動,沒想到就讓我逮到了→7折優惠,而且僅有一天!雖然原價漲了一點,不過打完折下來這張機票的價格剩下美金242。於是我當機立斷刷了卡買下來。

中間要在墨西哥城轉機停留10個小時5分鐘,兩段航班的機型都是空中巴士150型。
 稅後總價242.80美元。

這次的七折優惠是8月往返古巴的機票,因此離開古巴的機票我也搭著7折優惠的順風車一起訂了。從哈瓦那飛往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坎昆(Cancun),折價後105美元。


整個七月過得有點忙碌(大概是六月太愜意的報應XD),從7月2號開始,每天早上8點起來到學校念國考,到晚上12點回家睡覺。中間還要找時間去花旗銀行開戶(花旗銀行戶頭存款有新台幣25萬以上的話,可以享有跨國提款免手續費)、跑各家銀行把足夠的金額轉到花旗戶頭、辦美簽(除了可以入境美國以外,還可以免簽證入境哥斯大黎加)、辦國際駕照,每天還要花兩個小時念西班牙文(畢竟中南美國大部分的國家都是講西文的)。


雖然跌跌撞撞,不過27、28號兩天總算還是順利通過了醫師國考。



接著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最後三天衝刺:


打疫苗

由於中南美洲許多國家是黃熱病(Yellow fever)的疫區,有些國家甚至會要求你接種過疫苗才能入境。因此,我預約了29日早上前往台北馬偕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施打疫苗。
從捷運雙連站的2號出口出來,沿著左手邊一直走就會看到馬偕醫院了。

※並不是每間醫院都能夠施打黃熱病疫苗(或是其他國際疫苗)的,畢竟台灣並非黃熱病疫區,通常只有到特殊地區旅遊的人會有施打的需求。因此各縣市的朋友可以事先上網確認有提供黃熱病疫苗的醫院再前往施打。






我掛的是星期六早上邵馨慧醫師的旅遊醫學門診。邵醫師很仔細地一個一個問我要去的國家,然後一個一個帶我看疾管署的網站,和我分析我到這些國家需要注意哪些疾病、疫苗以及防治方法。並且討論是否需要瘧疾和高山症的預防用藥。
第一次看全自費門診,體驗台灣的醫療有多麼廉價。
1.黃熱病疫苗一支新台幣1390元,法國原廠藥
2.傷寒疫苗一支新台幣1650元,法國原廠藥
3.A型肝炎疫苗一支新台幣1130元。
以上三支疫苗加起來就要新台幣4170元,想必你也心裡面OS著:好貴噢....
但其實這不是貴,而是因為我們平常使用醫療的收費,被健保壓得太低所導致的「錯覺」。接著我們繼續看看...
4.肌肉注射費用.............新台幣105元.........
5.特殊門診診察費(也就是邵醫師用他10年以上醫學教育知識的看診費用)......280元.........
6.藥物服務費(也就是藥師調劑和發藥的費用)............60元...........
以上這是「純自費」門診的價格。


  • 右邊的是A型肝炎疫苗,打起來最痛。只打一劑的話大約可以保護2-3年,如果第一劑注射以後半年到一年之間加打第二劑的話,保護力可以持續20年左右。
  • 左下角的是黃熱病疫苗,打起來第二痛。只需注射一劑,7天後可以產生抗體,終身具有保護力。換句話說,以後要再前往疫區,就不需要再施打(所以下面那張黃卡要收好)。
  •  左上角的是傷寒疫苗,打起來最沒感覺。會打傷寒的原因是因為最近中美洲有出現疫情,而且如果真的感染了傷寒(typhoid fever)可是比瘧疾還要可怕的。經過再三的考量,我決定再花1650元打這支疫苗。

一共挨了三針,好痛噢T_T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藥拿到這本疫苗接種黃皮書,證明你有打過疫苗。這是疾病管制署核發的證明文件,是可以在國際上證明疫苗施打的正式文件,要好好帶在身上。
 施打前是空白的

 只有黃熱病疫苗是屬於國際疫苗,傷寒和A型肝炎不是,所以黃皮書上只會註記黃熱病疫苗
另外就是我有遵從醫師的只是買了一罐防蚊液。因為我不想要吃那麼久的瘧疾預防藥,所以我就換個方法,勤噴防蚊液來保護自己。
 記得要買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才有用噢。



背包

其實關於背包,我已經研究了大概有一年左右。由於我個人旅行帶的相機是Nikon D800E搭配14-24mm和24-120mm兩顆鏡頭,然後帶一隻勁捷MM-A259腳架。換句話說,加上11吋MacBook Air,我的「隨身行李」就包含了這些東西,也就是無論搭車搭飛機,必須要隨身帶在身邊不能拖運的東西。由於長途旅行,總是會有不少機會必須要帶著全身家當(包含隨身行李以及其他衣物雜物)移動,因此,子母包成了我找背包的首選。但又因為我的隨身行李體積著實不小,所以希望能找到「子包夠大」的背包。不過找了老半天,發現市面上子包夠大的大概也就20升左右(畢竟一般人隨身行李不會太多)。因此我最後買了老牌子Osprey Waypoint 85L。

子母包的設計,雖然子包20L實在不是很夠大,但還勉強塞的下上述的那些隨身裝備。我在台大附近的Rockland買的,剛好出清特價7500元(前一天去的時候還沒有特價XD)。
 ※其實Waypoint 85L算是舊款的,現在Osprey新款的Waypoint系列有80L(男)和70L(女)。原價大約10900元,打完折以後大概在9000上下。

上一個陪伴我的背包是Osprey的「登山背包」(身經百戰肩帶都快爛了),和Waypoint這種「旅行背包」最大的差別在登山背包的設計是比較長型,只能從背包的上面拿東西;而旅行用的背包則是稍微寬一些,可以從正面整個打開,像行李箱一樣,不用每次要拿東西都得伸手在裡面攪老半天^_^。
 至於用起來心得如何,就等我背出去一陣子後,再來分享囉。


衣物

禦寒衣物我已經有膨脹係數900的North Face 900羽絨外套以及Goretex外套,加上內層的貼身發熱衣,按照洋蔥式穿法應該沒有太多問題。


如果是在夏季旅行,還是尋求可以每天洗的快乾材質衣物比較方便,這次我選擇來北車的UNIQLO來補貨。

 現在UNIQLO有推出很多款「網眼材質」的衣物,號稱輕巧、快乾又透氣。

材質有點像排汗衫,試穿了幾件,真的有夠輕
除了各種顏色的圓領、V領T恤以外,同樣才質還有做成內褲和POLO衫。

由於是一年的旅行,一口氣買了一堆。

但可別看上面這麼多件,全部都可以塞進「一個」收納袋裡唷。旁邊放我的11吋Air來當比例尺。

其他比較瑣碎的準備事項就不一一詳述了,在這裡附上我的check list供大家參考:

  1. 護照、台胞證(大陸轉機用)、國際駕照(汽車+機車)、大頭照數張(可能有時候會需要辦一些簽證或是登山證用)
  2. 筆電、隨身硬碟、像機、記憶卡、腳架
  3. 充電器、行動電源、萬用插座
  4. 黃熱病疫苗、傷寒疫苗、A型肝炎疫苗、常備藥物
  5. 防水袋(溯溪袋)
  6. 頭燈
  7. 國旗(一定要帶的阿)
  8. 海關鎖X3(隨身背包、大背包、青年旅館Locker)
  9. 羽絨衣、雨衣(Goretex外套)、泳褲、手套、盥洗用品、其他衣物
  10. 信用卡、金融卡、美金和歐元現金(古巴使用歐元比較划算)、暗袋
  11. 一顆青春的心^_^


最後,請follow我的部落格以及FB粉絲專頁。出發囉!

6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好期待你的環球日記,但是我想知道你整個環球旅程的預算是大概多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還沒結束很難說。但估計是一天60美金,不過目前在中南美很少達到這個水準,但參加一些行程的話卻會爆表,像是加拉巴哥群島、印加古道等....

      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3. 哈哈沒有辦法,我也在計劃2018年來中美洲及南美洲,不過似乎金錢是一個重大關鍵......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不參加太多tour,花少一點時間在智利和巴西,其實在中南美洲是很省錢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