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彩虹山(Vinicunca)》
從印加古道(Inca trail)回來放鬆了一天,我又開始爬山了......秘魯彩虹山(Rainbow Mountain),西班牙文稱七色山(La montaña de los siete colores),位在庫斯科(Cuzco)東南方約137公里遠。我和兩個比利時和法國女生談到了前所未聞的低價-50索爾(新台幣471元),凌晨三點半從庫斯科昏昏沈沈地出發(前一晚一群阿根廷人在我們的hostel開趴,吵到半夜)。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來到了韋爾卡努塔山脈(Cordillera Vilcanota)南緣的小村莊Quesoyuni(海拔4100公尺)吃早餐。還要25分鐘的車程才抵達彩虹山的登山口,海拔4500公尺,這個「起點」比印加古道的最高點(4210公尺)還要更高。雖然我已經在高海拔的地方待上一陣子了,雖然大部份上山的坡度並沒有特別陡,但走起來仍然會有些喘。
由於這裡的地質富含礦物質,使得周圍的山脈呈現各種不同顏色,不同色層之間的對比強烈而且介面明顯。雖然沒有大眾交通工具到達,這裏卻是個相當高度觀光化的地方。入口處有許多打扮地色彩繽紛的原住民賣著各種紀念品和登山用品,沿路上可以看到載著走不動或是不想走的遊客上下山的馬匹。幾乎每匹馬走過去的時候都是氣喘吁吁地,有時候馬兒走不動的時候還得被主人硬是牽著往前走。遊客如織,第一批上去的馬很快地被牽下來趕去做第二批生意,完全不知道這些馬一天要這樣被操勞幾次。
到了更高海拔的地方,消耗精力的速度就不單單只是高度差和坡度的問題了。同樣的路段,如果換成是在海拔3000公尺附近,走起來可能完全無感,但在接近海拔5000公尺的高度,每一步都是加倍艱辛。
今天完全是在跟天氣搶時間,走Inca trail的時候,聽到有人前幾天來下大雪,什麼都看不見。而我們剛上山的時候還有一點太陽,但後方接著來的是一片大烏雲。雖然很喘,但就怕天氣一變什麼都白費了,5.6公里的上坡路段我們幾乎是一口氣沒有休息衝上去的。僅僅花了2小時左右,我們突破了雪線,來到了最高點的彩虹山觀景台,海拔5021公尺,一舉突破在科托帕希國家公園Jose Rivas避難小屋的4864公尺紀錄,也是生平首次站上5000公尺。在意料之中地,在登頂的前一刻開始下起了冰雹,接著轉變成大雪,彩虹山被雲霧籠罩著若隱若現,我們只能把握機會趕緊拍照。因為實在太冷,本來打算要下山了。但我看到後方似乎有那麼一點藍天,呼喊著兩個朋友繼續往前走。果不其然地,當我們走到最高點的時候竟然雪停了!
我繼續繞到後方,下到了一片沒有人的山坡,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彩虹山,不用人擠人地找位置拍照,還可以放腳架拍縮時。最後是我們的車掌看到後面來了一大片烏雲,催促著我們下山,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回頭下山。
在雨季來到充滿著hiking的南美洲總是令我掙扎。裝備並不是問題,但總是要冒著敗興而歸的風險去走每一條hiking路線。「我總是那麼幸運」,或者與其說是幸運,不如說是不輕易放棄,如同在雨季還是想要挑戰厄瓜多的印加古道以及Santa Cruz Trek。不想要爬地氣喘吁吁卻只看到一片朦朧,頂著大雪和寒風等待著,最後讓我瞧見了彩虹山最美麗的一面。
還是比利時女生說的那句話:寧可懊悔,也不要後悔(better remorse than regret)!我們再次擊掌。
在南美洲,會講西文真的有很大的優勢。我跟比利時女生Tatiana和法國女生Lisa和我們在庫斯科的旅館Let's go banana(沒錯,這是旅館的名字)交涉,最後拿到了50秘魯索爾(470TWD)的價格前往傳說中的彩虹山(Rainbow mountain/西文(La montaña de los siete colores)。這個價格其實只有包含來回的交通,因為沒有大眾運輸工具能夠一直開到彩虹山的。
半夜三點半,我們從庫斯科的旅館Let's go banana上車出發,來載我們的一台小巴,還算舒適。因為前一晚阿根廷人在旁邊開趴,導致我們都睡得很不好。因為是在黑夜中行駛,所以也沒什麼好拍照的,就這樣昏昏沉沉開了137公里,在早上的6點40分左右,我們抵達了韋爾卡努塔山脈(Cordillera Vilcanota)南緣的小村莊Quesoyuni,海拔4100公尺。
我們從庫斯科研著3S公路南下,途中會經過皮圖馬卡(Pitumarca),是秘魯庫斯科大區坎奇斯省皮圖馬卡區的首府。3S公路繼續往南,我們則進入了沒鋪柏油的路面往東行駛一直到Quesoyuni。
小巴停在路旁的一間小旅店給大家用早餐,這間旅店基本上就是用來接待觀光客的。我們三個只有付車錢而已,雖然嚮導說我們也可以吃供應的早餐,不過我們早就已經準備好營養滿分的早餐了^_^
Lisa與馬
縮小一點來看,其實韋爾卡努塔山脈(Cordillera Vilcanota)的北緣就是亞馬遜盆地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有點奇怪:明明庫斯科、普諾(Puno)都是海拔很高的安地斯山區,為什麼從這裡可以去亞馬遜叢林,因為真的不遠!
越縮越小,下面的紅色虛線是秘魯、智利與玻利維亞的國界線,橘色的虛線則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泊-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沿海的部分是光禿禿的沙漠,從秘魯西北部,到利馬(Lima)、伊卡(Ica),一直到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是因為受到從冰冷南極海域流上來的秘魯涼流影響所致。往內陸去的一大片綠地就是巨大的亞馬遜盆地(叢林),一直延伸到廣大的巴西。
似乎有一條hiking路線是直接從Quesoyuni出發前往彩虹山,不過大部分的團體好像都是繼續搭車到更近的地方再開始走。
最後我們自己走到了彩虹山的入口,海拔高度4500公尺,小巴幾乎都停在這裡。
在這裡,專著傳統服飾原住民們不會排斥讓你拍照,跟我在很多「非觀光化」的原住民村莊其實不太一樣。我記得在走厄瓜多基洛托阿環路(Quilotoa Loop)的時候,我搭卡車去了關圖阿洛(Guantualo),默默著看著他們的週四市集,整個村莊只有我一個外地人。我發現大部分的人對我的反應都是:不理踩,眼神有點敵意(可能覺得我揹著相機來這裡幹嘛),只有很少數的人對著面帶笑容,甚至過來攀談。不知道為什麼,雖然我拍照變得更小心謹慎,但我心理面覺得這似乎是一個「正常人」應有的反應。想想如果外地人揹著相機到我們生活中並不是觀光區的地方探頭探腦,我們的反應會是如何?
往彩虹山的路上,來小影片
有一點積雪
原本我還在等冰雹停,但不知不覺,居然下起了大雪...
- 氫氧化鐵(Iron oxide-hydroxides):構成黃色、橘色、紅色和棕色的部分
- 氫氧化鎂(Magnesium oxide-hydroxides):構成灰色、黑色和藍色的部分
- 鉛(Lead):構成灰色的部分
- 銅(Copper):構成藍綠色的部分
- 硫(Sulfur):構成黃色的部分
- 鎳(Nickel):在方解石碳酸鈣銅質異形體(calcite)呈現深黃色;在在霰石碳酸鈣多形體(aragonite)呈現亮綠色
- 鋅(Zinc):構成酒紅色、棕色和黑色的部分
- 黏土(clay)、泥(mud):構成棕色和粉紅色的部分
這畫面我喜歡!
我繼續繞到後方,下到了一片沒有人的山坡,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彩虹山,不用人擠人地找位置拍照,還可以放腳架拍縮時。風真的蠻大的,兩段縮時影片都有移動到...
我們回到Quesoyuni,滿足地吃著午餐^_^
在雨季來到充滿著hiking的南美洲總是令我掙扎。裝備並不是問題,但總是要冒著敗興而歸的風險去走每一條hiking路線。「我總是那麼幸運」,或者與其說是幸運,不如說是不輕易放棄,如同在雨季還是想要挑戰厄瓜多的印加古道以及Santa Cruz Trek。不想要爬地氣喘吁吁卻只看到一片朦朧,頂著大雪和寒風等待著,最後讓我瞧見了彩虹山最美麗的一面。
還是Tatiana之前在Santa Cruz Trek時說的那句話:寧可懊悔,也不要後悔(better remorse than regret)!我們再次擊掌。
其實這份量我還真的吃不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