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推薦文章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用醫學研究的角度來談喬戈里峰基地營(K2BC)健行的難度


  不管是在分享會公開場合,還是私底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K2BC trek(喬戈里峰基地營健行路線)難度高嗎?你覺得我的能力能否走完?

  我不會為了要製造話題,或是辦活動吸引聽眾、炒高知名度,就會輕易講出「你也可以」這種話。如果要我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簡答通常是「不好意思,我沒有辦法回答你這個問題,不過...」
《巴基斯坦-喬戈里峰基地營(K2BC)》
簡單來說,每一個人能力、經驗、技能、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都不同,其實真的很難綜合評估。有時候就連嚮導領隊認識你幾天了,都不一定能夠精確評估你的能力,要我如何用簡短的一段對話就分析出來呢?

  如果你說走個郊遊路線,不用紮營,補給設施良好,隨時可以折返撤退的郊山,或許我們可以用很粗糙的標準來評估(像是你有沒有嚴重心血管疾病、過去是否有動過重大手術之類的),反正大不了就是放棄折返。但對於一個要在沒有商店補給、日夜溫差可以超過30度、可能滑倒墜入冰河、可能缺氧高山症發又沒有完備撤退機制的荒郊野外待上半個月以上,你覺得別人能提供你的分析有多少?

  當然,用比較科學的方法,我們還是有一些參數可以將整段過程「量化」或者說是「數據化」來分析比較,像是每天行走的距離、所在的海拔高度、淨上升與累計上升的幅度、坡度、溫度等等...像是我在上次分享會的時候,有一張簡報,整理了整趟行程的距離和高度:

  雖然我花了一點時間整理出了這張表,但其實現場我只花了三秒鐘就掃過去了。事實上,當初這張表格只是做給我自己記錄用的,我不認為對「大部分」聽眾能有什麼幫助。

  回到正題,那我到底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K2BC的難度到底如何?也許是因為做醫學這行,一天到晚都在念別人做的研究論文,自然而然就會用一些特定的習慣或是規則來分析事情。我們都知道,要研究一種新藥物、療法,或甚至手術方法的療效,最好都要有所謂的「對照組」。也就是簡單來說,找來兩個人,一個人吃A藥,一個人吃B藥(或是不吃藥),然後比較吃A藥的人有沒有比較好的療效。要有對照組,是因為有可能A藥本身根本沒有療效,只不過因為疾病自然痊癒,或是同時使用其他藥物,所以造成了好像「吃了A藥所以病好了」的錯覺。舉例來說:我得了流感以後,每天喝一瓶X牌礦泉水,所以5天就痊癒了。這樣你可以說X牌礦泉水具有療效嗎?更極端一點來舉例:我得了流感以後,每天抽1包香菸,所以5天就痊癒了。難道你也要說香菸具有療效?你真正要說服別人吃藥,要拿出來的例子應該是這樣的:小明得了流感,每天喝一瓶X牌礦泉水,5天後痊癒。小王得了流感,每天吃兩顆克流感,3天後痊癒。所以克流感具有縮短病程的療效。這樣「有比較」是否較有說服力?這個跟小王去做比較的小明,就是所謂的「對照組(control group)」。
(所以下次再看到那種「我靠著X尾酒整合療法,癌症不用開刀也會好」的文章,是否應該想想他的對照組在哪?)

  但事情還沒有這麼簡單!身為一個醫療人員不可能因為這樣就相信克流感的療效。偷偷告訴你,小明是一位年近80的糖尿病爺爺,而小王是一個26歲的健身教練。看到這裡,你是否想跟我說「差點被騙了,你拿26歲跟80歲的人來比,告訴我26歲的人有吃克流感好得比較快,誰會相信?」所以「對照組」應該是要找另一個一模一樣的人來吃藥做比較,才會讓人家更相信你的療效。但重點就是,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或許在強國可以利用複製人或是基因編輯的方式達成,不過這個人可能已經被消失了XD),所以在醫藥領域的研究上,我們會找「盡可能類似的兩個人」來做比較,像是兩個26歲的男性,而且兩人都沒有糖尿病,最好都是健身教練...盡可能在越多條件相同(或相似)越好。然而我們知道,當設定的條件越多時,要找到相似的兩個人就越困難。舉例來說,要找到長得像林志玲的人已經不多了,如果還要有跟她一樣甜美的聲音的人那就更少,如果還要跟她一樣有175公分,那說不定翻遍全世界也找不到幾個。既然如此,我們會使用的「放大樣本數」的方法,來增加結論的可信度。也就是說從找盡可能類似的「兩個」人變成找盡可能類似的「兩組」人來做比較。如果我說有200個26歲得流感的男性,其中100個人有吃克流感,另外100個沒吃。有吃的那100個人平均比沒吃藥的人提早1到2天痊癒,那麼你跟別人說克流感有一定的療效應該更有說服力吧?

  以上是簡單的想法,讓我們把這個「對照組」的觀念放在「登山健行」這件事情。


  1. 跟人比較
      如果要分析K2BC trek的難度,我應該要派另外一個跟你一樣的人去走完全程,然後回來分析感受,再告訴你這個結果,應該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但想也知道這不可能,退而求其次,找一個跟你類似的人來比較。如果你剛好跟我一樣是一位「年輕男性」、剛好有一樣或類似的登山健行經歷、也在出發之前有先在六七千公尺的海拔高度適應一陣子,那麼我的感受應該非常值得你參考。
      我必須澄清的是: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的公司旅行社,並不會針對你的能力去評斷你是否適合走這條路線。畢竟他們都是想賺錢的,真正會在意你風險的公司寥寥無幾。千萬不要有一種「錢付了、行程安排好了,去就對了」的想法,如果能力不及,輕則走得痛苦不愉快,重則受傷發生危險。謹記「做最足的準備功課,對自己負責,不要期待有人會替你負責」。
  2. 跟路線比較
      然而,「對照組」不是只有「人」來比較才可以。其實要跟人比較是最困難的,因為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太大。對於我而言,我覺得更好的分析方式是「與路線比較」。如果有一條路線是很多人走過的、非常熱門的路線,那麼拿這條路線跟K2BC來比較,應該蠻能讓人評估難度的。這個方法更好,因為如果你剛好也有走過這條路線,對走這條路線的感覺應該很深刻。那麼我用各個層面來做比較這條路線與K2BC,更能讓你「自己感受」差異。
      這條「對照組」路線最好找有差異,但不能差太大的路線來比較。舉例來說,你要我拿「攀登阿空加瓜」來跟「K2BC健行」比較就顯得非常不適合。雖然都是一種「走路」,但無論是高度、溫度、策略、步伐、裝備和風險,這兩條路線差異都太大而無法比較。對我而言,拿聖母峰基地營環線(EBC環線)和K2BC Trek是很好的比較。我同時走過K2BC Trek和EBC環線(聖母峰基地營環線),而且走的時間點只相差幾個月。兩者個平均海拔高度、地形和我個人整體自覺難度都頗為類似,再加上EBC對台灣人來說算是一條相當熱門的健行路線,許多人都有走過的經驗,所以個人認為兩者來做比較相當適合。
    《沒有把這張放在第一張,就是不希望把圖拿走了,卻沒有看文字》
    養成一個習慣,要看比較之前必須先搞清楚兩者的細節。從擎天崗走到冷水坑算是陽明山健行,從風櫃嘴走到清天宮的東西大縱走也是陽明山健行,但兩者個強度可是有大大的不同。這張比較表的K2BC是我這次去巴基斯坦實際上走的路線,基本上是直上下K2BC,有繞去加爾舒布魯木基地營(Gasherbrum base camp),但沒有翻過Gondogoro La啞口,原路折返回Askole,路程距離沒有包含接下來去南加帕爾巴特峰基地營(Nanga Parbat base camp)的健行部分。至於EBC環線的部分,我是順時針走,先前往Gokyo,再翻過Cho la pass,上了EBC以後從丁波切(Dinboche)下山。幾個像是Gokyo Ri(5355m)和卡拉帕塔(5655m)等山頭都有上去。然而,雖然我有去攀登島峰(Island peak),但上表沒有算入繞去島峰的路程(畢竟島峰的性質和健行不太一樣)。

      可以看得出來:K2BC trek的距離明顯較長,但高度差反而比EBC環線小。事實上在健行過程中的感受也類似。K2BC trek每天走得距離都蠻長的,但沒有像EBC一樣一直在上升下降的感覺。從「高度適應」到「設施補給」這幾欄,我用星號來做比較。但請注意:這個星星數量只適用於K2BC和EBC兩者主觀的「比較」,實際上的難度還是以個人感受為主。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走過EBC環線,那麼那個星星有幾顆對你而言並沒有參考價值。
  3. 跟行程比較
      我覺得這點比「與路線比較」更重要,但很多人沒有體會到這一點。我喜歡用EBC的例子來說,因為網路上跟朋友群的參考資料很多。台灣山友去走EBC的人真的很多,我今年四月去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能遇到台灣團。然而,對EBC的評價從「輕鬆愜意可以修身養性」到「苦難磨練足以做為人生啟發」都有。這除了個人能力(還有文青程度?)差異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行程差異。除了我走的EBC環線之外,更多人其實是走EBC直上直下原路折返的路線(沒有繞去Gokyo)。除了總距離不一樣以外,上升的速度也不同,所以適應的情況也會有差異(這其實就是我前面有提到的細節差異)。不過,有人16天走完環線又上了島峰,有人花了一個月直上直下慢慢走。這兩者的體力消耗跟高度適應是有極大的差異。有過高原反應的人就知道,在身體無法適應缺氧的情況之下,休息不動都有可能很痛苦了,走完平常一天能輕鬆走的距離都幾乎要了他的命。在高海拔的地方,哪怕是有一整天的休息日,或是把一天走的路程拆成兩三天,對於體力上的負擔差異都很大。

      不要小看這點,我在分享會的時候有提過:因為某些因素,我們幾乎是用最少的天數走完K2BC trek的。我跟我朋友兩個人,在海拔5000公尺左右的高度,一天走了33公里,接著連續三天都走超過20公里,那四天加起來就走了超過100公里。然而,有一對西班牙的夫妻,他們整趟健行安排了整整30天(而且還牽了一頭羊上山當食物)。雖然走的路線一樣,但我們的體驗有可能相同嗎?
    《西班牙夫婦與他們的「糧食」》
    《往加爾舒布魯木基地營(Gasherbrum BC)的途中雖然景色極佳,但這天可是走了33公里》
  4. 跟自己比較
      這個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純粹是個人經驗的分享。我習慣在任何戶外活動紀錄自己走的軌跡,包含距離、高度、上升高度和時間等等。從這些參數還可以估計坡度和自己的速度,最後做出屬於自己的database(資料庫)。這大概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做出來的,需要長時間、在不同地形、不同氣候和不同高度累積出來的經驗,進而推算出接下來要走的行程規劃。我相信登山健行老手應該都有屬於自己的資料庫,只不過我自己登山健行的年資尚淺,所以靠密集的計算來快速歸納出自己的能力。

      或許可以試試看:自己在平地一個小時可以走幾公里,階梯路段可以走幾公里,自己的體力能走幾小時或幾公里。進而感受在不同坡度能走的速度、在不同海拔高度能走的速度,然後比較輕裝和重裝所能走的速度。用高度、坡度、長度和負重量和時間做交叉比較,漸漸就能夠推估自己能夠勝任什麼樣的路線。當然,每條路線都還是有地形的差異,這算是比較進階的估算(本人仍在學習中)。

      所以,每當我規畫要去走某條路線或是爬某座山時,我通常會設法取得路線的數據(長度、坡度、上升量、地形還有前人所花費的時間),然後套上自己的資料庫,估計出自己的行程,出發前(或是路途中)再取得天氣的資訊,讓自己更能掌控一切。我相信,「自己過去的經驗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為這個「對照組」是自己,也就是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找得到的那個「與你一模一樣的人」。為了讓這個估計更精準,不妨從現在開始,建立起自己的database吧!
    《我在K2BC trek所記錄的database》

      能夠估算自己的能力,在行程有改變,或是想要合併行程的時候特別有用。前面有提到,在K2BC trek的第11天,我們一日往返海拔5000公尺的加爾舒布魯木峰基地營(Gasherbrum base camp),這天走了33公里。這個部分本來應該要花2到3天的時間走會比較舒服,但因為某些因素,我們必須要一日來回,要摸黑出發,不然就只能放棄這個行程。當嚮導告知我這個訊息的時候,我沒時間跟他生氣爭吵。反而,我開始在心裡面計算,從我們紮營的Concordia營地(4585m,當時已經測量到),到目的地加爾舒布魯木峰基地營(看地圖等高線約莫五千公尺多一些),單程估計有至少有15公里,保守估計18公里。根據嚮導的資訊,地形以有砂石覆蓋的冰河為主。用過去自己在這個高度、這種地形、輕裝上路的速度區間來估計,大概需要幾個小時、最晚幾點得出發、走到幾公里或是幾點必須折返等等,最後算出來是可行的,才決定出發。雖然我們在日出之前就離營,但最後至少也在天完全黑掉之前返回Concordia營地,這個把握度是有掌握到的,而且結果和估計相去不遠。所謂「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從各個實際的數據和經驗來分析自己,勝過無數人替你分析。
    《在加爾舒布魯木基地營遙望加爾舒布魯木I峰》
結論:
  整體而言,其實我看似一直在強調「比較」,或者說是「對照組」這件事。但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每個比較背後的細節」部分。這也是我們醫療人員,為了尋找對病患最好(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每天一直在閱讀大量文獻,也同時在做的事情。如果有人發表了一篇論文,說他讓3個癌症病患喝了神仙水,然後他們的癌症都好了。你的醫生讀了這篇論文以後,就讓他所有的癌症病患都喝神仙水治療,其他什麼都不做,你覺得如何?就算神仙水真的有奇效,但只有3個樣本、年齡層如何、什麼癌症、是否有同時做什麼其他治療都沒有弄清楚的話,這樣的治療你放心嗎?醫生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同時還要解讀每個文獻的細節、研究方法、樣本數、樣本族群,為了替他們的病患找尋最佳的治療方式。那麼,為了自己的登山健行,不管是K2BC、EBC,或是其他路線,我們是否應該要考慮更多的細節呢?

  所以,我不輕易跟來問我的人說簡單或是困難。不管是聽分享會,還是跟別人交流時,千萬不要一下就下「他可以,那我應該可以」這種結論。因為不是我不好,而是我還沒準備好。真正準備好的是我已經了解內容,也比較過細節的部份,這才是對自己負責。

  做任何事情不是沒有風險,只是程度的差別,我們只要盡量做足功課,盡量降低風險,這也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方式。其實不管去走去爬什麼地方,我從來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就算我掌控我能掌控的部分,還是有很多變數和意外。就像去年冬天去爬嘉明湖,結果碰上大風雪,連向陽山屋都還沒到就撤退了。每次下山,懷念美景的同時,最開心的總是「安全下山還有下次上山的機會」,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