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9 塞拉耶佛(Sarajevo)

按我留言
《塞拉耶佛-Gazi Husrev-beg Mosque》
  整個巴爾幹的首都,唯一讓我覺得期待而且非去不可的,大概就只有塞拉耶佛了(如果不算希臘雅典的話)。這個歷經鄂圖曼土耳其統治數百年之久,進入19、20世紀後又被奧匈帝國、南斯拉夫王國、德國、南斯拉夫聯邦先後統治的城市,有著許多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等不同宗教的建築並存,被稱作歐洲的耶路撒冷,或是巴爾幹的耶路撒冷。
  從我住的公寓起飛,除了俯瞰各種不同的建築並存外,還有黃沙滾滾的米利亞茨卡河(Miljacka),貫穿整個市中心。
米利亞茨卡河(Miljacka)

  昨晚入住的公寓就在舊城裡,離所有景點基本上很少有超過10分鐘的步行距離(一個想上廁所隨時直接走回公寓的概念)。抵達塞拉耶佛的隔天,迎來了這個城市今年的第一場雪,早上第一次出門的時候飄的還是雨,第二次出門的時候已經是雪花片片飄,氣溫還不夠低,落地的雪花大部分都融化成水,倒是周圍的山上已經變成一片白色世界。



  塞拉耶佛這麼有歷史感的城市,沒有參加個free walking tour實在說不過去。第一場的出發時間是10點半,出發地點離公寓只有兩分鐘的步行距離。今天的導覽員是個講得一口流利美式英文的波士尼亞青年,光是塞拉耶佛的歷史就滔滔不絕講了半個小時,包含這個城市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開始發跡,歷經波士尼亞州長Gazi Husrev Bey的建樹和去世後的財產信託基金,奧匈帝國短暫的統治,廣為人知的一戰導火線塞拉椰佛事件,南斯拉夫聯邦時期舉辦冬奧,南斯拉夫內戰中歷時1425天的圍城,到今日戰後的重建和崛起。
  要了解這個城市的雛形通常可以從東西文化交會線(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開始,這是一條畫在舊城和新城之間的一條線,線的東邊表示東方文化,也就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的舊城,西邊則是西方文化,也就是後來奧匈帝國統治時的新城。這條線的兩側景色很不一樣,東邊的舊城房屋明顯矮小,因為是伊斯蘭世界,所以建築上不會有任何有形體的雕塑或畫像,而且不販賣酒精類飲品。西邊的則是很明顯多層樓的19世紀建築,樑柱牆面上常有雕刻,還有一座大教堂-耶穌聖心主教座堂(Katedrala Srca Isusova)。

東西文化交會線(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
  塞拉耶佛的精華集中在舊城,包括整個波士尼亞乃至整個巴爾幹地區最大的清真寺Gazi Husrev-beg mosque,基本上都在販賣贗品的Gazi Husrev-beg's Bezistan市集,變成咖啡廳和紀念品商店的驛站,每兩三天就要調時的月亮時間鐘塔,以及各種波士尼亞傳統食物和甜點的餐廳。

Gazi Husrev-beg mosque
巴爾幹最大的清真寺

觀光客進去要收門票,但導覽員說祈禱的時間跟進去反而不用付錢。
清真寺的對面有一座17世紀的古老鐘樓,於1874年由兩位塞拉耶佛的商人從倫敦帶過來的時鐘,取代原本塔上土耳其的舊鐘。

東西文化交會線(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
另一座費哈德帕夏清真寺(Ferhadija Mosque),也是鄂圖曼時期的清真寺
耶穌聖心主教座堂(Katedrala Srca Isusova),為哥德式風格的主教座堂,建於1889年,教堂前有個小廣場,佇立著聖若望保祿二世雕像。


1995年7月11日畫廊(Gallery 11/07/95),闡述了1995年7月發生的雪布尼查大屠殺(Genocid u Srebrenici,也譯作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的一些記錄照片。
塞拉耶佛的路面電車

耶穌聖心主教座堂

來到米利亞茨卡河(Miljacka)

後方的山上,屋頂已經有積雪
米利亞茨卡河(Miljacka)上最有名的就是拉丁橋(Latinska Ćuprija),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塞拉耶佛事件的發生地。1914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橋的北端暗殺奧匈儲王弗朗茲·費迪南德夫婦,引發了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雙方各自的盟友隨即展開一系列的戰事,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引爆。

塞拉耶佛刺殺事件的紀念碑
Gazi Husrev-beg's Museum,前面有提到:波士尼亞州長Gazi Husrev Bey及其所遺留下來的信託基金,對塞拉耶佛城市的結構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Gazi Husrev-beg's Museum對面就是Gazi Husrev-beg Mosque
旁邊則是Gazi Husrev-beg's Library,都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連市集的名稱也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Gazi Husrev-beg's Bezistan。這是歐洲最古老的市內市集之一
導覽員說裡面的東西絕大多數都是國際知名品牌的「仿冒品」....
看起來像是個很觀光化的市集


在Gazi Husrev-beg Mosque的斜對面,有個被建築四周圍起來的庭院。這裡是以前商旅的驛站,現在則為商店、咖啡店以及餐廳
Sebilj,一個木製的飲水台。塞拉耶佛是波赫少數可以飲用自來水的城市。嚮導說,喝了這裡的水,有一天你就會因為某些理由再回到塞拉耶佛。
巷弄裡有很多販賣手工製銅器的商店,這裡很多的銅來源是波士尼亞戰爭的的砲彈。也算是一種「無成本」的買賣?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家和大學圖書館,是奧匈帝國占領時期在塞拉耶佛建造的最奢華的建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座建築現已成為國家紀念碑,用於舉辦各種活動,例如各級政府的各種禮賓活動、音樂會和展覽。從建築外觀可以看出不同於鄂圖曼風格的「舊」建築(低矮,比較沒有雕像裝飾),不過這棟建築可是位在東西文化交會線(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的東邊。
雪越下越大
再次走回拉丁橋
事實上,斐迪南王儲夫婦被刺殺的地點是在橋邊,而不是在橋上。這個腳印才是最正確的位置。

塞拉耶佛玫瑰(Sarajevo Rose),在塞拉耶佛路面上常可以看到。這些紀念碑是在波士尼亞戰爭的塞拉耶佛圍城戰役中,被迫擊砲轟炸所造成的坑洞,以紅色樹脂填充製成,看起來像紅色的玫瑰,也象徵著這個城市曾受到砲火攻擊,導致許多人喪生、受傷的「血跡」。

  雪不曾停歇,濕冷的天氣讓體感溫度降到零下,走在街上其實蠻寒冷的。接著我們走到了塞拉耶佛事件的發生地-拉丁橋,一座如果不了解歷史脈絡肯定會錯過的普通石橋,最後繞進新城的耶穌聖心主教座堂,然後回到起點結束這精彩的walking tour。
導覽員推薦的切巴契契(ćevapčići)餐廳-Ćevabdžinica Nune。這種用碎肉做成的肉卷在巴爾幹半島很常見,第一次嘗試是在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那時候覺得這種東西有點死鹹,但做得好吃的其實就像烤肉一樣。
永恆之火(Vječna vatra),位於Ferhadija和Maarshat Tito兩條街道交會處,永不熄滅的火用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平民和士兵,由1946年延續至今,代表塞拉耶佛的自由與和平


日落後的最後一次祈禱,來到了Gazi Husrev-beg Mosque
清真寺要收錢還真的是少見,不過祈禱的時候跟著人群進來就不用花錢了


入夜後,再來拍一下塞拉耶佛的夜景









波士尼亞甜點店,不是很合我的口味,因為真的太甜...連超愛吃甜食的法國女生Amélie都受不了投降,可見有多甜。吃著甜點,坐在咖啡廳配著半水半渣的波士尼亞咖啡,撇開甜到爆的甜點,其實還蠻悠閒愜意的。
我覺得鄂圖曼風格的城市晚上都比白天美


靠近Baščaršija廣場附近的另一座清真寺-Baščaršija Mosque

11/07/95 gallery是今天的最後一站,陪Amélie買完紀念品後,我們把握最後半小時進入了畫廊參觀。這個畫廊用一張張照片和語音導覽闡述了1995年7月發生的雪布尼查大屠殺(Genocid u Srebrenici,也譯作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一場發生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宣佈獨立後所引發的內戰中的屠殺世界,後來被定性為種族滅絕。由於時間不夠,還好門票有效日期是兩天,待明日繼續參觀。



夜拍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就在11/07/95畫廊隔壁而已




夜拍費爾哈特帕夏清真寺
塞拉耶佛的夜晚實在太美,忍不住又飛了一次。
Gazi Husrev-beg Mosque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家和大學圖書館


你的肯定是我持續寫的動力
較新的文章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較舊的文章 首頁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訪客統計(since 2014/4/2)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