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走雪山西稜

按我留言
《往大雪山的稜線》

  依舊是一個快速成行的概念,幾乎是一決定要出發,就已經是申請入園的deadline了。原本打算Day0下班後先搭火車到豐原再轉計程車,後來因為成團人數增加,直接變成從台北包車到小雪山資訊站,而且可以凌晨再出發。我一直很自豪的秒睡能力,在前一天沒值班的晚上9點到凌晨1點完全發揮不了,我就這樣清醒在床上躺了三個多小時沒睡著,然後就出發了…

  雪山西稜的西端登山口是小雪山資訊站,在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裡面。管制哨的開放時間是早上六點半到下午五點,而從管制哨到登山口還有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換句話說如果按原計畫前一天晚上先上來,肯定會被卡在管制哨。

  約莫早上七點半,我們從小雪山資訊站起登。所有人幾乎不是沒睡就只有小睡,不過今天的路基本上都是平坦的230林道(西勢林道),所以走起來除了無聊以外,倒也不會太累。這次會選擇逆走只有一個原因:天氣。根據過往人的經驗,雪山西稜最危險的地形並不在主稜上,而是在230林道的9k崩塌處,如果天氣不好的話,通過的風險比較高。未來的四天當中,有至少一天半到兩天確定會下雨,如果順走的話勢必會在天氣差的時候經過9k崩塌處。9k的崩塌處幾乎都是傾斜的邊坡,架繩的固定點很多都是虛的,完全不會讓我想嘗試通過,而且在幾個月前才摔死過人,我幾乎完沒有思考就直接高繞。

  高繞其實多花的時間沒多少,繞過崩塌處以後又是平坦好走的林道。230林道除了9k崩踏處外,另一個讓走過山友印象深刻的點就是芒草和箭竹的洗臉。所幸我們上山的一個多月前,才有原住民大哥帶隊除過草,整條林道幾乎都像高速公路一樣暢通無比。

  林道的景色變化不大而且沒展望,雖然推進的里程很快,但走起來真的讓人想睡。我們在下午三點多抵達林道26k,這裡是中雪山的登山口,也是一塊平坦可紮營的地點。我們沒紮營,先把重裝先放下,然後直接上中雪山。經過一天平坦路的糜爛,這段700公尺的上升很快就讓人顯現疲態。邊走邊想瞌睡,好在雖然是一路上升,卻也沒有太危險的地形。中雪山標高3173公尺,從西邊進來是雪山西稜的第一座百岳,也是林文安先生遇難之地。除了一個小缺口外,基本上是沒有展望的。考量到第一天大家都很累,也有隊友腳受傷,回到26k登山口後,我決定就地紮營。

  四天的行程雖然都有設定每天的期望目標和最低目標,但因為可預期的天氣變化,在狀況許可的情況下還是希望前兩天能盡量推進。海拔兩千多公尺的林道,在四月底五月初這個季節的夜晚搭星空帳也不會冷。第二天早上四點半,我們拔營起登。前面有2.5公里的平坦林道作為熱身,接著就要開始上稜線了。稜線的上切點是大雪溪的其中一條支流,大雪溪是苗栗和台中界溪-大安溪的源頭,著名的大安溪神木也是從這裡出發。

  上游的溪床都是巨大的石塊,接著進入樹林陡上,然後進入乾溪床繼續上升,來到大雪山之門。本來期待會有像栓山之門那樣特別的形狀,但其實就是兩根和人一樣粗的樹幹。過了大雪山之門後進入一片草原,來到了主稜鞍部,一個迷你的營地。雪山西稜的精華約莫從此開始,走在稜線上總是能忘掉雙腳在爬升。到大雪山前的展望主要是西北邊和西南邊我比較不熟的中級山,大概要到奇峻山一帶,展望才會是雪山山系的山頭。

  第一個有名字的山頭是匹匹達山,海拔約莫3429公尺,上頭相當平坦,感覺不出來是山頭。對順走的人來說,到了匹匹達山後,幾乎就不再有上坡了。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走完今天最長的一段上坡路…

  匹匹達山東邊是一片草原可以紮營,而且可以下切取活水。雖然我當初設定的「最低目標」是在這裡紮營,不過連中午都還不到就紮營好像有點太糜爛。上大雪山的這段路大概是西稜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段風景,因為雲霧翻騰,本就氣勢雄偉的大雪山若隱若現,比起萬里晴空的背景,我似乎更偏好這種。(絕對不是因為沒有大片藍天在找藉口!)

  杜鵑的季節已經到來,雖然還沒到滿開的盛況,數量卻足夠當不錯的前景了。大雪山標高3520公尺,是雪山西稜最高峰(不算雪山主峰的話)。在等待隊友上來的時間,我沿著南稜線走上大雪山南峰。連接主南峰的稜線很漂亮,但路徑到後面就變得很不明顯,好在往上頂的障礙不多,起伏也不大,直接上切也不困難。

  西稜的精華幾乎都在這一天,到奇峻山的半山腰前都是開闊的草原稜線。雖然視野依舊開闊,但奇峻山頂上已經罩著一片白雲。大雪山到奇峻山的中間點是大雪山北峰,和匹匹達山一樣就是一片平坦的草原而不像是山頭。因為中間休息的長且多,到奇峻山營地的時候已經下午三點半,但大家都一致想要繼續往前推,所以這次沒有休息太久,我們很快就繼續上路。

  奇峻山營地離山頂已經沒有多遠,大概二十分鐘就可以登頂。老天賞了我們一個大恩惠:雲海和藍天!在奇峻山營地的時候周圍已經是白牆,對接下來的路我其實不抱有什麼期待,只求不下雨平安抵達營地就好。這突如其來的大禮又讓我們在奇峻山以及後面不遠的頭鷹山又駐足了好一陣子。頭鷹山標高3510公尺,也是西稜逆走的第三顆百岳。從眺望過去,最近也最顯眼的莫過於大劍山的稜線。

  過了頭鷹山後基本上都是下坡,但也是最難走的一段下坡,尤其有一段落差極大的下坡。今天的紮營點是弓水營地,雖然有小活水,但腹地相當小,而且還分兩個區塊,每個區塊小帳兩頂就幾乎已經塞滿。很幸運的是今天沒有其他人在此紮營,我們剛好塞滿所有營位,不然天黑後還要推進到下個營地將會非常痛苦。

  第三天預期就是天氣的轉折,沒有意外的話中午以前天氣就會轉壞。然而,由於部分的隊友前一天實在走到太累,決定睡晚一點放棄火石山,所以不得已只好拆成兩隊走。為了盡量減少淋雨的時間,我們仍舊是四點半起登。從弓水營地出發,往大南山西鞍營地的路基本上都是好走的下坡。接著進入一片樹林往火石山的方向前進。這雖然高度落差不大,但前面一段路充滿著倒木障礙,有些還是剛倒的,並不好走。過了倒木群以後又回到好走的高速公路。火石山下是一片巨石石瀑,石瀑的底部是平坦的火石山前營地。

  就是從營地上火石山的這段路,開始感受到天氣的變化。這次的雲霧聚攏已經不像是昨天那種乍陰還晴,似乎還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一陣陣煙霧襲來夾帶的是真實的水氣。抵達火石山頂的時候勉強還算沒有下雨,但周圍已是白牆一片。這一路上雖然都是草原和樹林,然而山頂卻是光禿禿的一片,由灰黑色的細碎岩石組成,標高3310公尺的火石山是西稜逆走的最後一座百岳。

  真正開始下雨大概可以從下火石山開始算起,今天接下來的路程都是在雨中度過。回到火石山下營地取回重裝大概時早上九點半,很快了咬了幾口行動糧,穿上雨具後便上路。接下來的路程基本上沒有給我們什麼大休的空間,出發不到一小時,兩旁的樹林和箭竹已經濕透。到博可爾草原的路起伏不大,這種雨勢也沒有欣賞風景的興致,一心只想趕快抵達目的。博可爾草原在一片傾斜的山丘上,從這裡開始就是連續的爬升。我們花了五十分鐘上到了下翠池(3367m),小休了十分鐘後再花五十分鐘上到了翠池(3520m)。翠池的高度就跟大雪山、奇峻、頭鷹等山頭差不多。爬了96座百岳,雪山的六條稜線也走過五條,竟然到今日才第一次見到翠池的樣貌。

  抵達翠池山屋的時間還不到兩點,但卻是個漫長的等待。另一隊人一直到傍晚都還沒出現,我只能冒雨回頭去找人,最後確認他們在下翠池迫降紮營才安心返回。另外是一對原本打算順走西稜的叔姪,由於天氣的緣故決定在翠池紮營折返,然而姪子堅持在這種雨勢下單日輕裝往返頭鷹山。我們在往火石山的路上曾擦身而過,那時約莫早上七點多。然而九點過後的雨勢轉強,從弓水往頭鷹那段路其中一段落差相當大,下雨天勢必會增加更多難度。姪子只帶著一個很小的攻頂包,沒有任何迫降的裝備,卻一整夜沒有歸來。雖然時值五月初,三千五百公尺的高度加上一整夜的大雨,如果沒有遮蔽或是迫降裝備幾乎可以篤定會失溫。第四天早上,我沿路走回下翠池找迫降的隊友,途中竟然見到了這位狼狽不堪的小弟弟。他全身顫抖,講話也是氣若游絲。本來以為他有機會追到我們迫降的隊友蹭一下帳篷,但他只走到火石山附近就天黑體力不支。他勉強找到一個遮蔽的地方度過一晚,上輩子應該積了不少福報。

  從翠池上雪主在下到大水池登山口基本上就是非常大眾的路線,除了上雪主這段碎石上坡是第一次走以外,下大水池這段路也分別在O聖與志佳陽走過兩次了。碰巧的是,號稱大景哥的我,前兩次從東峰下山都是摸黑,這次是冒雨,還真沒好好欣賞過這段路XDDDDD……..

  最近連兩次上山都在高海拔地區碰到無裝備非預期的迫降事件,一次是融雪期的玉山後四,一次是大雨的雪西,兩次都讓我覺得山友凶多吉少,雖然最後兩位都挺了過來,但不免還是讓人反思:會曝光的新聞,都是遇難的山友。但在山上經歷多了,尤其這一兩年,那背後死裡逃生的人其實才是多數。有人僥倖過後會反思,有人可能會覺得自己能力過人。過去我聽過和見過的這種沒準備的非預期迫降事件,幾乎都是從當天出發前的天氣、身體狀況和路程計算就可以看出明顯的問題,真正不可抗拒因素所導致的反而少之又少,共勉之。

  這場雨雖然讓後面兩天的行程走其來辛苦了一些,但整體而言還在預期之內,每天也都吃飽睡足,在主稜上都是天氣最好的時候。總結來說,四天逆走雪山西稜其實可以走得蠻舒服的。如果沒有天氣的考量,第二天再上中雪山,然後再奇峻山紮營,第三天依舊可以走到翠池(甚至在火石山紮營也可以),第四天輕鬆下山。

附上本次行程的時間戳記:

Day1

07:33 小雪山旅遊資訊站 2575m

09:30 9k崩壁 2418m

10:55 11k雙流營地 2487m

11:20 休息後出發

13:48 21k合流山登山口營地 2471m

14:05 休息後出發

15:15 中雪山登山口(230林道26k)2462m

15:28 整裝後輕裝出發

17:20 登頂中雪山 3173m

17:48 休息後出發下山

19:11 中雪山登山口(230林道26k)2462m

Day2

04:30 26k林道出發

05:20 28.5k瀑布 2427m

05:50 取水休息後出發

07:40 大雪山之門 2877m

08:30 休息後出發

08:48 可汗池叉路 2992m(上稜線)

09:30 230林道標牌 3221m

10:04 休息後出發

11:08 匹匹達山 3434m

11:25 休息後出發

11:59 往大雪山叉路3516m

12:03 大雪山 3520m

12:28 大雪山南峰 3490m

13:00 大雪山

13:37 休息後出發

14:18 大雪山北峰 3441m

15:30 奇峻山營地 3413m

15:43 休息後出發

16:05 奇峻山3519m

16:44 頭鷹山3510m

17:20 休息後下山

19:04 弓水營地紮營3232m

Day3

04:33 弓水營地出發 3232m

05:03 大南山西鞍營地 3090m

05:15 取水點 3089m

05:35 取水後出發

07:10 山壁水源3055m

07:37 取水後出發

08:04 火石山下營地3054m

08:47 火石山3310m

08:54 出發下山

09:27 火石山下營地3054m

09:39 下山

12:01 博可爾草原 3164m

12:53 下翠池 3367m(休息10分鐘)

13:52 翠池山屋3520m

Day4

08:00 翠池山屋出發

09:25 雪山主峰3886m

11:12 369山屋

14:50 大水池登山口 2156m

















































































































































































你的肯定是我持續寫的動力
較新的文章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較舊的文章 首頁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訪客統計(since 2014/4/2)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