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幸福」兩個字形容也許不恰當,但他們絕對是一群幸運的孤兒。
中午在bethel court吃完午餐後,開始展開為期4天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mitofo care centre, ACC)之旅。
史瓦濟蘭的ACC位在南部的詳安諾(Nhangano),從位在Ezulwini的bethel court過去約要2個多小時的車程。
史瓦濟蘭的南部就完全是非洲的樣子(其實離開Mbabane, Ezulwini, Manzini 這一帶大抵都是一片荒涼)
這段路真的很漂亮,要不是車速動輒130-140km/hr又是雙線道的話,真應該來騎一趟單車。
今天我開始懷疑這裡的儀表板很多都是快樂錶,這種彎曲的山路轉彎最好是能夠開上80。
沿途風光實在無冷場,兩個多小時下來不知道按了幾張。一轉眼就抵達了ACC
大概很難想像這樣荒涼的土地上能夠生出什麼樣的孤兒院。
直到一棟棟雄偉的建築出現以後才發現我錯了。
有股在沙漠中看到綠洲的感動,這些東方式建築出現在一片莽原中有說不出的震憾。
這座圓形建築不覺得很眼熟嗎?稍後說明。
建設還在進行中,附近都是工地。
往遠處眺望,這是這個部落的小學,明天我們將陪著小朋友們走去上學。
這是我們住的地方。
小朋友的課表,仔細研究才發現他們要學的東西很多還狠多元。
除了早上當地小學的課程外,放學回到ACC以後還要學武功、傳統舞蹈、中文、佛學、繪畫、音樂。回想自己在這麼小的時候,可能生活還沒有如此充實。
我們的客房,很不錯!
院長帶馬拉威和賴索托ACC的小孩去東南亞做感恩巡迴演出了,由代理院長簡師姐接待我們。
說到這裡的小朋友可以和我們用中文對答的時候其實很難相信,以為只是像其他學過「你好」、「謝謝」等很簡單字詞的黑人一樣而已。
史瓦濟蘭的ACC是2011年9月才成立,至今仍未滿一年。
易蓁老師是台灣到ACC的職工,負責教學和管理保母。
他和我們解釋ACC的由來和理念。ACC是由台灣的慧禮法師所創辦,目的是為了收留非洲無數的孤兒,給予他們充分的教育讓他們未來能夠改變非洲的命運。重視孩子的教育與品德,和標準竟不亞於台灣父母對小孩的教育!衛生環境也不下於台灣,簡直就是將台灣的一套模式、標準用在非洲。難能可貴的是:ACC也很盡力讓這裡的孩子學習、保留史瓦濟蘭當地的傳統文化,除了上當地學校外,也請當地教練教導他們傳統舞蹈和樂器。
簡單來說:為了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
簡師姐和易蓁老師都說他們不希望我們私下給小朋友糖果、玩具,除了公平以外,他們也不想讓這裡小朋友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在和我們討論這四天要做什麼的同時,許多小朋友在窗外和我們講中文,此時開始出現了一股不真實感,這簡直太奇妙了!
最左邊的是淨菊,最右邊的是淨智。在這裡,男生一律是「清」字輩,女生一律是「淨」字輩。
想說來和他們一起上功夫課,學學武功。
但沒想到他們的功夫是…來真的。
大陸請來的教練在教這個小孩後空翻。
每個小孩都在軟墊上翻來翻去、轉來轉去的:他們是真的會武功。
ACC讓小孩們來練武功,一來強身、二來表演。
他們並不是像大陸那裡學武功的小孩,從小被打到大才練就一身武功。ACC不准教練打小孩,據說教練一開始很難接受,但後來還是慢慢接受。
功夫課結束後是傳統舞蹈課。這是清孝,他中文講得好,武功也練得很好。
其實有時候想想:在這裡最久的小孩,最多不過待9個月而已,中文能講成這樣,不知道應該說是天分,還是學語言真的要趁早?(不過小孩們之間聊天還是都用史語)
跟我最好的清雨,他幾乎看到我都黏著我。
用餐的地方。他們在食物上給予基本需求,講求用餐紀律。他們吃過傳統食物,也吃過我們的台菜,但還是習慣他們自己的傳統食物。
據說剛來到ACC的小孩,很多都是三餐不濟或是流浪在外面很久的,來到這裡都狼吞虎嚥,要花很多時間來矯正。
華人還是習慣吃台菜,所以我們吃的和他們不同。雖然說食物只要基本需求簡單就好,但實在很好吃!
晚上開會討論最後一天的表演內容。
-- 發送自Fang's iPad
中午在bethel court吃完午餐後,開始展開為期4天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mitofo care centre, ACC)之旅。
史瓦濟蘭的ACC位在南部的詳安諾(Nhangano),從位在Ezulwini的bethel court過去約要2個多小時的車程。
史瓦濟蘭的南部就完全是非洲的樣子(其實離開Mbabane, Ezulwini, Manzini 這一帶大抵都是一片荒涼)
這段路真的很漂亮,要不是車速動輒130-140km/hr又是雙線道的話,真應該來騎一趟單車。
今天我開始懷疑這裡的儀表板很多都是快樂錶,這種彎曲的山路轉彎最好是能夠開上80。
沿途風光實在無冷場,兩個多小時下來不知道按了幾張。一轉眼就抵達了ACC
大概很難想像這樣荒涼的土地上能夠生出什麼樣的孤兒院。
直到一棟棟雄偉的建築出現以後才發現我錯了。
有股在沙漠中看到綠洲的感動,這些東方式建築出現在一片莽原中有說不出的震憾。
這座圓形建築不覺得很眼熟嗎?稍後說明。
建設還在進行中,附近都是工地。
往遠處眺望,這是這個部落的小學,明天我們將陪著小朋友們走去上學。
這是我們住的地方。
小朋友的課表,仔細研究才發現他們要學的東西很多還狠多元。
除了早上當地小學的課程外,放學回到ACC以後還要學武功、傳統舞蹈、中文、佛學、繪畫、音樂。回想自己在這麼小的時候,可能生活還沒有如此充實。
我們的客房,很不錯!
院長帶馬拉威和賴索托ACC的小孩去東南亞做感恩巡迴演出了,由代理院長簡師姐接待我們。
說到這裡的小朋友可以和我們用中文對答的時候其實很難相信,以為只是像其他學過「你好」、「謝謝」等很簡單字詞的黑人一樣而已。
史瓦濟蘭的ACC是2011年9月才成立,至今仍未滿一年。
易蓁老師是台灣到ACC的職工,負責教學和管理保母。
他和我們解釋ACC的由來和理念。ACC是由台灣的慧禮法師所創辦,目的是為了收留非洲無數的孤兒,給予他們充分的教育讓他們未來能夠改變非洲的命運。重視孩子的教育與品德,和標準竟不亞於台灣父母對小孩的教育!衛生環境也不下於台灣,簡直就是將台灣的一套模式、標準用在非洲。難能可貴的是:ACC也很盡力讓這裡的孩子學習、保留史瓦濟蘭當地的傳統文化,除了上當地學校外,也請當地教練教導他們傳統舞蹈和樂器。
簡單來說:為了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
簡師姐和易蓁老師都說他們不希望我們私下給小朋友糖果、玩具,除了公平以外,他們也不想讓這裡小朋友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在和我們討論這四天要做什麼的同時,許多小朋友在窗外和我們講中文,此時開始出現了一股不真實感,這簡直太奇妙了!
最左邊的是淨菊,最右邊的是淨智。在這裡,男生一律是「清」字輩,女生一律是「淨」字輩。
想說來和他們一起上功夫課,學學武功。
但沒想到他們的功夫是…來真的。
大陸請來的教練在教這個小孩後空翻。
每個小孩都在軟墊上翻來翻去、轉來轉去的:他們是真的會武功。
ACC讓小孩們來練武功,一來強身、二來表演。
他們並不是像大陸那裡學武功的小孩,從小被打到大才練就一身武功。ACC不准教練打小孩,據說教練一開始很難接受,但後來還是慢慢接受。
功夫課結束後是傳統舞蹈課。這是清孝,他中文講得好,武功也練得很好。
其實有時候想想:在這裡最久的小孩,最多不過待9個月而已,中文能講成這樣,不知道應該說是天分,還是學語言真的要趁早?(不過小孩們之間聊天還是都用史語)
跟我最好的清雨,他幾乎看到我都黏著我。
用餐的地方。他們在食物上給予基本需求,講求用餐紀律。他們吃過傳統食物,也吃過我們的台菜,但還是習慣他們自己的傳統食物。
據說剛來到ACC的小孩,很多都是三餐不濟或是流浪在外面很久的,來到這裡都狼吞虎嚥,要花很多時間來矯正。
華人還是習慣吃台菜,所以我們吃的和他們不同。雖然說食物只要基本需求簡單就好,但實在很好吃!
晚上開會討論最後一天的表演內容。
-- 發送自Fang's iPad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