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1(上) 人類大遷徙

按我留言
《拉合爾-巴基斯坦決議日紀念塔》
在拉合爾(Lahore)的第二天得到了一個無雲的好天氣,一掃昨天下雨的阿雜心情。我住的民宿位在小巷弄內,卻是我在拉合爾見過最乾淨清新的一個角落了。

   走到馬路上,立刻又回到拉合爾真時的樣子。今天想去的地方很多,經濟實惠的嘟嘟車是最好的代步工具。但...嘟嘟車雖然被我們攔下來了,車上怎麼有人了?還兩個!
司機很誠懇的邀我們上車,原來是爸爸帶著兩個小孩出來跑車,一個一打二的概念。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搭一下,擠一點都無所謂。

就像印度與許多東南亞城市一樣,嘟嘟車是平民重要的交通工具。
離去前,司機很大方地讓我拍照
這大概可以當作今天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了!
第一站先回到昨天下巴士的地點-伊克巴勒公園(Iqbal Park)
遠遠就可以看到公園內的巴基斯坦決議日紀念塔。
在南邊,緊鄰著伊克巴勒公園的是著名的巴德夏希清真寺(Badshahi Mosque)
巴基斯坦決議日紀念塔(Minar-e-Pakistan/烏爾都語مینارِ پاکستان‬‎‎ )可以說是拉合爾的地標,看到他就會想到拉合爾,甚至是巴基斯坦這個國家。
為什麼決議日紀念塔對拉合爾或甚至巴基斯坦這麼重要呢?這要從這個國家誕生的歷史說起。
  1940年3月23日,在巴基斯坦仍屬英屬印度的一部分時,全印穆斯林聯盟通(All-India Muslim League)過拉合爾決議(Lahore Resolution),首次正式呼籲生活在南亞的穆斯林成立一個單獨的國家,稱為「兩個國家理論(Two-nation theory)」。此乃南亞次大陸上的一種意識形態。
  從歷史上來看,南亞次大陸在早期是佛教和印度教徒統治,八世紀以後伊斯蘭教成立,南亞也開始受到穆斯林文化的影響,信奉伊斯蘭教的古爾王朝(從佛教改宗伊斯蘭教)、德里蘇丹國、蒙兀兒帝國等也先後統治著這塊土地,最後在19世紀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因此,在南亞次大陸上,有的大量的印度教徒以及穆斯林人口。兩國理論這個意識形態認為,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以及信奉印度教的印度教徒,是兩個不同的國族,應該分別建立成兩個民族國家。
1940年3月22到24日,全印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的民多公園(Minto Park,也就是今日的伊克巴勒公園)舉行政治會議時,建議在往後脫離英國統治後,要建立一個穆斯林國家。事實上在這之前,全印穆斯林聯盟內部的意見相當分歧,有一派包括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在內的主流領袖人物都傾向在拖離英國統治後,要成立一個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聯合國家。不過在一番政治協商和宗教衝突之後,這些人放棄了成立聯合國家的理念,最後達成共識,就是所謂的《拉合爾決議》。巴基斯坦也以決議簽署的3月23日作為巴基斯坦的國慶,也因為1956年的同一天(3月23日)是巴基斯坦頒布憲法,成為世界上首個伊斯蘭共和國的日子。
兩國理論和拉合爾決議最後造成1947年的印巴分治,在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後,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分別成為兩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這座60公尺高的混凝土尖塔,融合了蒙兀兒帝國、伊斯蘭文明和現代元素風格,地點就是當年拉合爾決議的簽署地。 由穆罕默德·瓦利·烏拉·汗設計,米安阿卜杜勒哈利克公司(Mian Abdul Khaliq)建造。塔的底座距離地面四公尺,尖塔設置於一個13公尺高、像是花朵般造型的雕塑底座上,塔身呈現下粗上細的尖錐狀。距地四米的底座形似五角星,被新月形的水池包圍在中間。它由加固的混凝土所建造而成,並由石頭和大理石粉刷地板和牆身。
現在的時間大概是早上10點多,在戶外活動的人比較少。其實走過這麼多伊斯蘭國家都會有類似的觀察結果:因為這些國家大多地處炎熱地區,所以白天的時候戶外活動人口相當少,到了傍晚,整個城市就會開始「活」起來。
遠望待會要去的巴德夏希清真寺(Badshahi Mosque),真的很有印度的感覺呢!

藍孔雀是印度的國鳥,巴基斯坦也是主要的「產地」

拉合爾被譽為花園都市,半乾燥的氣候下綠樹成蔭、花卉盛開。

伊克巴勒公園佔地133公頃,位在拉合爾的西北隅。
相較於街道上的擁擠混亂,公園是個很好的庇蔭地

在公園的北邊,這座半圓形的建築是國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
從正面看看不出來是半圓形的建築,從google街景空拍就看得出來了。順便標出決議日紀念塔、巴德夏希清真寺以及拉合爾堡的相對位置,這些拉合爾的精華景點都位在這區,雖然範圍不小,但步行即可走遍。
雖然拉合爾被譽為花園都市,但講句實在話-只有少數的角落能夠看到符合花園之名的景象。國家歷史博物館周圍是其中之一。

門票50巴基斯坦盧比,約合新台幣11元。
一進到內部就可以看到一個掛滿巴基斯坦日常服飾的角落,融合了巴基斯坦的傳統與現代感。
巴基斯坦公民檔案(The citizens archive of Pakistan, CAP)是設立在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克拉蚩(Karachi)和第二大城拉合爾的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保存巴基斯坦的文化和歷史。

國家歷史博物館規模不大,主要以文字看板組成,仔細閱覽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快速掌握巴基斯坦的近代簡史,也是一個「看得完的博物館」。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近代史要從英國的東印度公司(The East India Company, EIC)開始說起,和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樣,從做貿易開始,得到國家的授權,最後建立殖民地,擁有自己的海外軍隊和統治權。
穆罕默德·伊克巴勒(Allama Muhammad Iqbal)是最早提議(1930年)建立一個屬於印度穆斯林的國家的人,也是這座伊克巴勒公園的命名由來。他一般被稱作阿拉馬·穆罕默德·伊克巴勒,冠上阿拉馬(Allama)這個字是學者的意思。
阿拉馬·穆罕默德·伊克巴勒(Allama Muhammad Iqbal)
在17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前來貿易之時,南亞次大陸主要由蒙兀兒帝國(Mughal)統治。東印度公司擁有自己的軍隊,主要是用來面對同一時期在此活動的德國和葡萄牙的貿易公司。
蒙兀兒帝國在偉大的君主沙·賈汗逝世後,在17世紀中期開始由盛轉衰,內憂外患不斷,再加上歐洲各列強勢力在南亞次大陸發動戰爭,周旋在各國之間搖搖欲墜的蒙兀兒王朝是個名存實亡的黃昏帝國。在南亞地區從各國列強中脫穎而出後,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了次大陸,建立殖民統治(Company Raj),蒙兀兒王朝便成了魁儡,直到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The 1857 War of Independence),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Bahadur Shah II)被英國殖民當局流放至緬甸仰光,英國政府撤銷東印度公司的管理權,直接統治英屬印度。
  英國政府統治下的印度(British Raj)通過了議會法案,加強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分離,許多穆斯林得到不公義的對待,因為英國政府認為穆斯林要為1857年的叛亂行動(即印度民族起義)負責,即使很多學者認為許多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社群也有參與。
※Raj在印度語中的意思是統治(rule)。

  英屬印度的版圖,範圍遍及今日的印度共和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以及緬甸。
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Mohammad Ali Jinnah),也是全印穆斯林聯盟通的領導人,在英屬印度時期,原本致力於印度獨立,後來則轉向建立一個穆斯林的國家-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決議日紀念塔(Minar-e-Pakistan)的建立,是為了向那些於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聯盟通在伊克巴勒公園聚集的偉大人士致敬。
經過三天的聚會和協議,全印穆斯林聯盟發表了拉合爾決議(Lahor Resolution/烏爾都語قرارداد لاھور‎),表達在脫離英國統治後,反對建立『聯合印度』,因為各宗教小區衝突太多。因此,應該在印度的西北部和東部建立一個穆斯林獨立國家。
真納和印度聖雄甘地(Gandhi)的往來。1944年夏天(英屬印度時期),甘地邀請和真納會晤,討論印度的未來。經過和全印穆斯林聯盟(All-India Muslim League)內部的討論後,真納同意在同年的9月9日,在他位在孟買的住所會見甘地。甘地隸屬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但甘地強調他是以個人身分會見真納。即便如此,甘地仍希望藉由兩人的會面,促成兩黨之間的合作和共識。
  甘地主張:兩個政黨應該合作,讓印度從英國殖民下獨立。他認為只有獲得自由(獨立後),兩黨才能進一步討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議題,甚至是分離的可能性。但是,真納不苟同甘地的主張。「很明顯地,你代表的是僅僅是印度教徒,而且只要你無法了解到你的立足點和事實,我將難以與你爭論。」真納在信中如此回覆甘地。「如果有一天決裂發生,那將會是因為你無法滿足我關於拉合爾決議的基本訴求。」
  兩黨的領到人無法達成共識,協商在僵局之下結束。
真納和甘地的會晤,就算不知道真納是哪位,也應該看得出誰是甘地吧。
克什米爾(Kashmir)的議題就更為複雜了,既然決議要分治,哪些地區要劃分給哪些國家自然就是個問題。雖然拉合爾決議是要建立一個穆斯林國家,但一千多年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居住區域的界線早就不是那麼明確,在劃分國土上有一定的困難度。再加上南亞次大陸是一個面積進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巨大土地,單純用宗教是不足以劃分國土的,這當中還有許多政治派系、利益等因素足以讓國土劃分變得更複雜。克什米爾就是一片重大的爭議土地,這塊土地涵蓋巴基斯坦的東北部、印度西北部,以及中國西南部,約2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今日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國和印度之間都存在著領土爭議(巴基斯坦和中國已經達成國土協商)。
要簡略了解克什米爾的概念可以看看這部七分多鐘的短片。
其實一路從南疆下來,我都走在巴控克什米爾的範圍(下圖綠色虛線)。我們對印度的斯里納加(Srinagar)和列城(Leh)比較有印象,克什米爾的旅遊也都集中在印控克什米爾這塊,所以講到克什米爾,一般都會想到印度。不過這一路走下來,巴基斯坦這邊的克什米爾可是相當令人驚艷呢!
1947年月15日,大英帝國國會通過印度獨立法案,宣稱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將結束。該法案也詳細的指出英屬印度在獨立後,將會分成兩個領地:巴基斯坦以及印度。
  以穆斯林為主的北部省分將會歸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穆斯林佔91.8%)和信德省(Sindh,穆斯林佔72.7%)兩省理所當然加入巴基斯坦,但像東北部的孟加拉省(Bengal,穆斯林佔54.4%)和西北部的旁遮普省(Punjab,穆斯林佔55.7%),穆斯林的人數並非壓倒性多,所以旁遮普省被東西分成兩個省分,分別加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孟加拉省也被分成東西兩省,東孟加拉加入巴基斯坦,西孟加拉則加入印度。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議題是普什圖尼斯坦(Pashtunistan):在獨立分治後,巴基斯坦的西北部、與阿富汗接壤的前線省分,公投決議加入巴基斯坦,即為今日的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Khyber Pakhtunkhwa)。我們知道:普什圖人(或稱帕什圖人)是阿富汗的第一大民族,在阿富汗主要分布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省分。這並不意外,因為自古以來普什圖人就居住在今日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的這片土地,即為普什圖尼斯坦。我們知道「斯坦(stan)」這個字就是土地的意思,所以普什圖尼斯坦就是普什圖人的土地。然而,在今日,看到這種一個民族所居住的地方被硬生生的切割成兩個國家,可以推論十之八九是西方列強搞出來的。我們可以把今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想成是19-20世紀的英國,所以阿富汗是當時的西北部鄰國。英國曾經數次嘗試征服阿富汗,但在普什圖人頑強的抵抗之下,一直無法如願,是以英國人一直對驍勇善戰的普什圖人有所顧忌。1878到1880年間發生的第二次英國-阿富汗戰爭雖然讓英軍損失慘重,卻也迫使當時的阿富汗國王阿布杜爾·拉赫曼汗在首都喀布爾與英國女王授權的外交大臣莫蒂默·杜蘭(Mortimer Durand)簽訂協約,訂定英屬印度與阿富汗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就從普什圖尼斯坦中間劃過,目的就是要拆散普什圖人。這條分界線史稱杜蘭線(Durand Line),硬生生的把普什圖人分割,在英屬印度獨立時,也變成了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國界線。其實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共同的現象:即便被拆成不同的國家,這些人的民族認同可能超越了國家認同,這可能可以說名為什麼塔利班思想進入巴基斯坦時,從普什圖人的聚集的省分滲入,即便巴基斯坦政府宣稱討伐,卻仍有巴基斯坦人願意提供塔利班分子庇護。
※下圖上面有兩條紅線,是1947年印巴分治時兩國的國界線,可以看到東邊一圈被印度包圍,此即東孟加拉(稱作東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本土(西巴基斯坦)沒有接壤,因為種族、宗教和語言上的歧異,於1970年在印度的支持下,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即為今日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Bangladesh)。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法案生效,巴基斯坦和印度從英國獨立並分治。1946年12月18日,英國內閣決定由路易斯‧蒙巴頓(Louis Mountbatten)出任最後一任印度副王兼總督(Viceroy and Governor-General)。1947年3月22日,蒙巴頓夫婦抵達新德里,於3月24日即位。
  二戰結束後,由於中國、朝鮮、越南、印尼等遠東國家和殖民地相繼爆發了共產主義革命或反西方的民族獨立運動,決心儘快給予印度獨立地位的英國工黨內閣採取了多項準備工作,加快了印度獨立的進程,第一步是推進印度的憲政改革,將更多的權力分散到印度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手中。第二步是宣布英國政府將不再充當決定印度前途的角色,只起協調和維護印度法律與秩序的作用。甘地、以及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和帕特爾等人都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印度國家,蒙巴頓也贊同印度統一建國,以便扶植建立一個親西方的亞洲大國,抗衡東亞和東南亞的共產革命浪潮。而全印度穆斯林聯盟領袖真納則希望成立單獨的巴基斯坦國,並以發動內戰相威脅。1947年4月10日,談判最終破裂,為避免內戰爆發,蒙巴頓在印度國大黨同意分治的前提下,開始制訂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頓方案》。5月13日,蒙巴頓將擬好的方案發給印度臨時內閣討論。6月3日晚上7點,蒙巴頓在全印廣播電台發表講話,闡述了英國政府戰後對印政策的一貫主張以及國大黨與穆斯林聯盟之間的分歧,然後全文宣讀了《蒙巴頓方案(Mountbatten Plan)》的內容。
  決定印巴分治後,蒙巴頓對當時印度半獨立的565個土邦國進行了大量勸說工作,勸其加入印度(國大黨只允許6個土邦加入巴基斯坦),而不要選擇獨立。經過勸說,絕大多數土邦與印度簽署了合併協議,只有海德拉巴和克什米爾兩個土邦希圖保持獨立地位。海德拉巴後於1949年被印度出兵占領,克什米爾則被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占。
  1947年8月14日,蒙巴頓在喀拉蚩主持了巴基斯坦獨立儀式,隨後又於8月15日在新德里主持了印度獨立儀式。原英屬印度帝國變為印度自治領後,蒙巴頓的「副王」頭銜也被取消,但他被印度聘請為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督(巴基斯坦自治領總督由真納擔任)。
印度獨立法案的副本
蒙巴頓在1947年三月來到了印度,成為英國最後一任卻也是最重要的印度總督。五月,他擬定了移交權力的計畫,並在六月三日公諸於世,稱為六月三日方案(3rd June Plan)或是蒙巴頓方案(Mountbatten Plan):
1.印度將會被分成兩個國家
2.兩個國家各自有其主權
3.兩國有權利退出大英國協

印巴分治才是苦難和衝突的開始,分治沒有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長期糾紛。原本的經濟往來被切斷、領土被切割後產生的難民潮: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區的伊斯蘭教徒逃亡伊斯蘭教徒地區。與之相反,伊斯蘭教地區的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區。許多遷移是強制性的,因而產生大量的難民潮。南亞本來就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地區,在短短的時間內產生了上千萬的人口流動,隨之產生的是擁擠骯髒的環境、傳染病肆虐、暴力衝突甚至是屠殺...下面這張照片是1947年,分治初期,載著大量難民和家當的火車...
分治創下了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遷移,聯合國難民署(UNHCR)估計約有1400萬人在1947到1948兩年間在南亞次大陸上遷徙,光是從東旁遮普省遷徙到西旁遮普的穆斯林就有500萬。從陸路、水路、空路,藉由火車、飛機、駱駝、雙腳...在這場沒有秩序的遷徙活動中,最保守估計就有20萬人死於暴力當中。
瓦加(Wagah)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國界線上唯一有公路連接的地點,就位在拉合爾與印度的阿姆利則之間,也是兩國克什米爾之間唯一有開放的邊界。在分治初期,自然成為難民移動的主要路線。
最糟的火車體驗
  試想數以千計的乘客帶著大小家當從印度搭乘火車前往巴基斯坦。在混亂擁擠的火車上,旅程是如此的漫長和艱辛。原本只能承載約1000人的火車硬是擠上了三四千人。乘客塞進車廂和狹小的廁所,也有人坐在車頂上。旅程的長短不一,從6個小時到10天都有可能,取決於混亂的程度以及暴力衝突的發生。因為謀殺、強暴和暴力事件頻傳,乘客坐在火車中仍然感受到生命威脅。為了避免被暴民攻擊,火車的窗戶緊閉,車廂內部也沒有風扇或是通風口,潮濕在炎熱的夏季更是令人窒息。
  但對難民而言,這些肉體上的痛苦遠遠比不上被迫離開生長的土地,前往一個充滿未知數的新家園。

第三個展廳有一些實體物品的展示
火車車廂
近7百萬的難民在分治的隔年抵達巴基斯坦,但仍有成千上百的人無法完成遷徙。分治初期,難民營分部在整個東、西巴基斯坦,多數集中在港口或是邊界城市,像是拉合爾、卡蘇爾(Kasur)、喀拉蚩(Karachi)和達卡(Dhaka,原屬東巴基斯坦,現為孟加拉首都)。
難民營的生活條件極差,難民用盡任何可取得的有限材料來搭建帳篷。因為空間有限,帳篷彼此緊鄰。新成立的政府缺乏資源,無法顧及如此龐大的難民人口。經過了苦難的遷徙,許多難民抵達巴基斯坦後相當虛弱或是身受重傷。進入雨季時,豪雨侵襲和霍亂肆虐更加重了苦難。
巴基斯坦成立之初,政府在非常匱乏的條件下開始運作,缺乏有經驗和經過訓練的官員。過去的官員多為印度教徒,在分治後紛紛前往印度,許多政府機關呈現無人狀態。
第一個政府辦公室成立在克拉蚩(巴基斯坦成立初期的首都)的損壞建築與軍營。打字機、電話,甚至最基本的辦公用品如紙筆、辦公桌椅都非常欠缺。在最早期,外交辦公室甚至只有兩台打字機,人民已經習慣從家裡自帶文具用品。玫瑰刺被用作迴紋針,有些情況下,官員只能用木箱充當辦公桌。最極端的狀況是:根本沒有辦公建築,官員只能在露天的空間辦公

  雖然我只有一個整天的時間可以逛拉合爾,我卻投入了不少時間參觀這個歷史博物館。我常常覺得,要深入了解一個國家之前,不一定要走進庶民生活、也不一定要了解他的千年歷史,能夠掌握他的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就足以串連和解釋許多現象和當代問題。這值得讓我好好回想,以前國高中的台灣近代史我到底學了多少?

你的肯定是我持續寫的動力
較新的文章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較舊的文章 首頁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訪客統計(since 2014/4/2)

Flag Counter